文/陳亦純
光緒年間,一位在上海洋行工作的賈先生,因被老闆派去城南收款,他帶上皮袋子就出發了。
事情進展得相當順利,共收得銀洋一千八百多塊。高興之餘,賈先生先去江邊的茶樓喝茶,再趕回去交差。然而回到商行後卻發現,皮袋子不見了!
同一時間,一位姓義的浦東人,因為經商賠了個精光,正準備回鄉,也來到江邊的茶樓喝茶。
義先生剛坐下,就發現身邊的椅子上有個皮袋子,打開一看,竟然全是光閃閃的銀元!義先生驚喜交加,這可是一大筆錢啊!不但可以解決眼前的困境,就連後半生的衣食也不用愁了。
但他轉念一想:不行,這錢我不能要!失主若是因此喪失名譽,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大了!
為了物歸原主,義先生一直等到掌燈時分,茶樓只剩下他一人。過了一會兒,只見面色慘白的賈先生朝這裡奔來。一番詢問確認後,義先生交還錢袋,賈先生想以銀錢酬謝,義先生卻堅決不肯,於是他們相約隔天在酒樓宴請義先生。
第二天,義先生來到酒樓,賈先生正要施禮,義先生卻搶先謝道:「多虧您昨天丟了錢,讓我撿回了一條命!」原來,義先生因為等人來取錢耽誤了船期,回到住處才知,那艘船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上二十三人全都淹死了!
賈先生的老闆知道後,覺得如此品行的人實在難得,非要見義先生一面不可。經過一番長談,決定高薪聘請他主管帳目。幾個月後,更招了義先生當女婿,把生意全部交給他打理。
義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傳開後,人們都讚許他的品行,大小客商也紛紛上門與他做生意。原本窮困潦倒的義先生,因此成了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