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覽勝】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

文/黃逸稜 |2024.11.07
429觀看次
字級
館內展出許多恆春傳統樂器。 圖/黃逸稜
民謠館建築大方素雅,與藍天合為一體。 圖/黃逸稜
整齊有致的圖書館讓人印象深刻。 圖/黃逸稜

文/黃逸稜

落山風的故鄉──恆春半島因其地形、族群與歷史孕育出特有的人文風情。每年東北季風越過中央山脈南端,形成強勁的下坡風,吹襲恆春半島的枋山、獅子鄉、車城、恆春、牡丹等地區,造就了風吹砂的獨特景象。也因為落山風,恆春半島常見風剪樹的景色,有如風剪樹彎腰的姿態,彷彿就是在地人的精神。而落山風的音律與海洋、樹林的自然音場也彷彿像一種背景音樂,融入了日常。

在風吹沙的惡劣環境中,人們熟悉了強風的呼呼聲,發展出獨特的音樂。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就是為了將恆春半島特有的音樂做系統性收藏與展演而設立的。民謠館位於恆春古城牆邊,是一座外型有如一艘白色船隻的現代建築。

民謠館一樓是展場,畫分幾個區域分門別類的展示。月琴是恆春特有的樂器,只有兩條弦的琴把與圓形音箱,吟唱出悲苦哀淒的聲音。陳達先生則是恆春民謠的代表人物,〈思想起〉就是最著名的歌曲了。參觀過民謠館後才知道半島傳統歌謠其實有六種曲調。而半島民謠中恆春民謠與滿州民謠不同;滿州民謠除了有當地的民情風俗外,還融入原住民謠的元素呢!

二樓的圖書館足以讓人驚豔,這座圖書館可以說是台灣最美的圖書館之一了!以純白色為底調,在陽光充足、綠化適宜的環境中設計了迴廊、挑高書架及寬廣的陽台。陽光穿過玻璃窗照射在走道與閱讀區,讀者可以坐在如咖啡座的小圓桌,或屈膝倚靠著有自然光的窗邊軟座,讓人深覺在這裡看書真是一種享受。館內藏書以恆春文史、民謠和音樂為主題,也有兒童專區。

想知道恆春民謠都是在唱些什麼呢?什麼時候唱呢?走一趟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就可以一探究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