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川普重返白宮,加徵中國大陸商品關稅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彭博以模型估算,美中雙邊貿易將遭受重創,中期而言,中國大陸會找到其他貿易夥伴,把對經濟的影響降至最低,但這個模型可能低估了整體風險。若川普真的對陸貨加徵60%關稅,除技術脫鉤之外,恐對中國帶來嚴重的干擾與龐大的成本。
彭博經濟研究用世貿組織(WTO)構建的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進行估算,若美國對中國大陸徵收60%的關稅,可能導致中國輸美商品幾乎歸零。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對美的商品出口額逾5000億美元,接近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15%。
模型分析顯示,中國大陸對美出口銳減,多數可能轉向其他貿易夥伴,特別是在其他國家對美國進行報復的情況,有助減少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受到的衝擊。若只有中國對美國還以顏色,預計到2028年,美國的關稅措施會把中國GDP拉低0.4%,若其他經濟體也對美國的關稅措施採取報復行動,中國GDP受到影響會小一些,為0.25%。
此外,川普上台可能會保留拜登政府大部分的針對性政策。拜登任內對中國大陸實施先進半導體的出口管制措施,並把圍堵的範圍擴及其他領域。今年5月,美國宣布計畫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向太陽能板課50%關稅,還上調了對多項綠色科技、醫療產品和關鍵礦物徵收的關稅。正在走法律程序的《生物安全法》,將限制陸企向美國銷售生物醫學服務和設備。北京當局已看清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因此把經濟和科技自主當作優先要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也表示,「美國的總統選舉是美國的內政,我們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關於關稅,我們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同時也強調中國對美國的政策是一以貫之的,將繼續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
至於現在中國是否會向川普致賀電,毛寧則表示在美國大選結果正式宣布後,會照慣例處理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