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土計畫法》爭議難解,地方反彈聲量未歇,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1月7日(周四)將邀各縣市政府代表參與初步審查,尚未繳交國土功能分區圖的藍營執政縣市,有不少縣市在報告中羅列諸多弊病,喊話中央暫緩實施,一場中央與地方的攻防戰山雨欲來。
《國土計畫法》2015年立法以來,經過2度展延,新法表定明年4月30日上路,但截至目前為止,僅14個縣市政府提報國土功能分區圖,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台東縣仍未繳交,內政部強調將持續溝通,並提供必要協助。
國民黨籍內政委員會召委徐欣瑩兩周前首度召開《國土計畫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周四則將複製《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經驗,舉行「初步審查會議」,邀22縣市政府與會。
徐欣瑩指出,這是專為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對話而開,地方是否派員或只給予書面意見都尊重,出席狀況仍在統計。
目前共宜蘭縣、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及屏東縣等7個縣市回覆意見,藍營執政縣市質疑新法配套不足、未充分保障農業權,建議暫緩實施。已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的宜蘭縣建議,立法院應另知會各縣市政府可撤回重提的機制,以示公平。
反彈最為劇烈的雲林縣府質疑,中央迄今未對國土計畫中的農業權提出完整配套措施,呼籲中央重視農民農業權和農業補償,成立特別基金做為相關補償及政策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