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6)原定1日落幕,當天同意建立常設原住民諮詢機構,對聯合國有關自然保育的決定提供意見。但對「遏止和扭轉」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行動計畫,各方對其財源協商沒有共識,會議因此延長數小時。
會議的首項重大突破,是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下,設立代表原住民族利益的常設諮詢機構。原住民和環境倡議者說,此舉認可原住民在全球自然保護上扮演的角色。
路透和法新社報導,196國出席CBD COP16,10月21日起在哥倫比亞卡利市登場,欲追蹤在2022年上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協議。該協議列舉23項目標以防止人類破壞自然,還同意以2030年為期每年撥出2000億美元保護生物多樣性。
CBD COP16負責評估和加速其進度,但觀察家以及與會代表團說,資金來源的相關協商沒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