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北韓官媒朝中社最新證實,10月31日上午在領導人金正恩視察下,朝東部海域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這枚遠程飛彈的飛行時間與高度均創下新紀錄,很可能是新型飛彈,理論上有能力打擊美國內陸。
韓聯社報導,北韓10月31日上午7時10分左右,從平壤附近朝東部海域發射一枚遠程飛彈,判斷約在8時36分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域;這是繼去年12月發射「火星-18」(Hwasong-18)飛彈後,北韓今年首度試射洲際彈道飛彈。
《衛報》報導,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指出,這枚飛彈的飛行距離約100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超過7000公里,刷新最高紀錄,而且飛行時長達到86分鐘,是目前為止最長飛行時間。
韓聯社引述軍方表示,美國正在準備部署「戰略資產」,通常是指常規與核武能力,因應北韓飛彈試射。南韓政府也發表一份包含15項飛彈固體燃料相關部件的清單,用以監督對北韓的出口管制;軍方並與美方舉行聯合空中訓練,模擬射擊北韓發射台。
另外,美國和南韓國防部長10月30日在華府舉行「安全協商會議」,呼籲北韓從俄羅斯撤軍。美方表示,有約1萬名北韓士兵已部署在俄羅斯,可能準備對烏克蘭軍隊採取行動。
法新社報導,隨著俄烏戰爭持續拖延,俄羅斯和北韓加深政治和軍事聯盟,但北韓派遣部隊與烏克蘭軍隊作戰,將代表局勢重大升級。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我呼籲他們從俄羅斯撤軍」,呼應南韓防長金龍顯(Kim Yong-hyun)的說法。奧斯汀表示,美國將「繼續與盟友和夥伴合作,以阻止俄羅斯將這些部隊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