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4.10.27 語音朗讀 10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圖/佛光山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荷擔建設祖庭使命 佛光人尋根禮祖妙士法師佛光祖庭大陸地區都監 佛光山傳燈會副會長妙士法師西來大學佛學研究碩士。從星雲大師身上看到「為了佛教,多少忍耐都可以承受」,體悟原來「有佛法就有辦法」不是口號,而是如實踐行。在二千年,發願跟隨大師前往大陸承擔重興祖庭使命。先於上海普門經舍服務結緣,後回到宜興承擔祖庭大覺寺建設工程。期間,並參與(蘇州)嘉應會館、(揚州)鑑真圖書館、(上海)星雲文教館、(北京)光中文教館等地法務,並任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妙士法師領眾嚴謹,秉持宗風,樹立叢林綱常,曾於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到訪時,機鋒相應答道:「主席,你選擇改變中國,我選擇改變自己。」並於星雲大師指導下,設立「大覺文化培訓班」、「雲湖書院」,積極培養僧信人才,推動人間佛教,促進兩岸佛教文化融和、交流。二○二三年於祖庭舉行第一次萬緣水陸法會,帶動佛光人尋根禮祖、飲水思源。秉持恩師藝文弘法之志 讓佛教藝術走向國際如常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因負責星雲大師編著《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五十周年》主編工作,大師希望如常法師考取佛光大學第一屆藝術所,並囑咐:「我也不是要你去研究藝術,而是希望未來你可以藝術弘法。」自此開啟如常法師藝術弘法的因緣。他謹記大師所說:「大家愈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更應該本著『捨我其誰』的願力去達成。」歷經十二年努力,在二○一三年完成《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二十冊,並發行英譯及簡體版。如常法師擔任佛陀紀念館館長,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兩岸文化展演,並舉行學術研討會,獲國際博物館認證。並擔任全球二十七間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推動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有五十餘部雲水書車把知識帶到偏鄉山區,一心秉持大師以藝術文化弘揚佛法為己志,使命必達。美澳歐弘法建寺 促進宗教共融精神滿謙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畢業後被派駐美國西來寺弘法,歷經澳洲南天寺建寺、桃園講堂住持、紐西蘭佛光山住持、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後於歐洲弘法,任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學習星雲大師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滿謙法師建設法國巴黎佛光山法華禪寺,為歐洲最重要的中國佛教寺院之一,寺院所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定為宗教對話城市。積極促成各宗教融合交流,曾代表佛教出席梵蒂岡宗教會議,是會中唯一女性宗教人士代表,展現佛陀教化的平等觀。二○一六年將星雲大師編著《獻給旅行者三六五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送入教廷,教宗方濟各表達尊重包容。二○一八年回到佛光山台北道場擔任住持,期許自己在有人的地方,轉動法輪,與國際接軌。著有《叢林所思》、《雲海在望》、《悅讀法華經》、《禪與人生》、《雲水歐洲》、《世界之心看歐洲》。 以人間佛教菩提種子 創辦澳洲南天大學滿可法師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自佛學院畢業後,奉派到澳洲弘法,參與南天寺的建設。後發心承擔新加坡建寺,歷經十二年獲得政府認可,二○○八年舉行落成啟用典禮。之後再回到澳洲擔任南天寺住持,並且興辦澳洲唯一由佛教創辦的高等教育機構──南天大學,並推動建設南天大橋、成立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 因星雲大師一句:「不了解當地整體的情況,沒辦法幫你決定,你自己看著辦吧!」體悟到「本領不是教得會,也不是學得會,而是做得會,做了就會了。」滿可法師榮獲澳洲政府頒予「二○一九年度公民獎」,二○二四年南天寺三十周年,這座「南方的天堂」更被列入「新南威爾斯州文化遺產名錄」讚譽星雲大師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提升宗教多元價值的卓越貢獻。 前一篇文章 【雲居晨悟】聰明 下一篇文章 【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日本留學生涯肩負使命 唯有沉潛讀書 熱門新聞 01公費教師解約率15% 寧賠20萬轉職2025.04.1402【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2025.04.1303大阪世博開幕 科技世界秀台灣2025.04.1304警員參訪多倫多佛光山 認識人間佛教2025.04.1405佛光寶寶祝福禮 名古屋佛光山慶佛誕2025.04.1406【朗朗晴空】菩薩摩訶薩2025.04.1307超萌白衣天使 羊駝療癒人心2025.04.1408【遊藝筆記】羅浮山下梅花村(下)2025.04.1509【森活玫語】玫瑰玫瑰我愛你2025.04.1310【閃文集】民歌五十2025.04.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菩薩摩訶薩【人間行者心】師公永遠陪伴著我生命的永續經營 慧開法師分享「六千萬」心法【修行在人間】茶禪香【人間行者心】以四給精神搭建文化橋梁【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自我修行 從練習笑容開始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