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百萬人興學行腳托鉢 光明在人間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4.10.26
577觀看次
字級
學生們參與了「百萬人興學」行腳托鉢活動,共同實踐星雲大師所立的行腳宗旨: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學生們參與了「百萬人興學」行腳托鉢活動,共同實踐星雲大師所立的行腳宗旨: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托鉢的一塊錢、一塊錢,累積成一百萬、一千萬塊錢,建了大學,它可以為佛教爭光,可以提升社會教育的力量,更可以增加佛教的人才,我們的托鉢,增加了多少的功德,增加了多少的能源,增加了多少的榮耀,增加了多少的生命力!」行腳托鉢更傳承著佛陀的慈悲精神與願心。

10月12至13日,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們參與了「百萬人興學」行腳托鉢活動,分別在嘉義與台中海線地區展開,也共同實踐圓滿星雲大師所立下的行腳宗旨:走出國家富強的道路,走出佛教興隆的道路,走出人間光明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

一步一行 讓佛法走入大眾

兩天在嘉義和台中行腳,大眾恭讀星雲大師的〈為行腳托鉢起步祈願文〉,祈願佛陀的智慧加被眾生,福慧增長。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佛陀教法的實踐,行腳路線走入大街小巷、鄉村市區,讓那些平時難以接觸佛門的人,有機會與佛法結緣。

許多民眾扶老攜幼,虔誠地投鉢布施。有些人甚至等待了數小時,只為了表達他們的善心和對教育的支持。這些舉動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溫暖。除了財物的布施,商家們也紛紛加入行列,有的更準備香案供養,展現了宗教信仰的力量,更展現廣結善緣的可貴。

辦學願景 光明智慧留人間

百萬人興學源自星雲大師對教育的願景,自1996年起創辦多所大學,並號召大眾以百萬人興學護持教育,蘊含著佛教對人才培育與社會責任的承擔。

星雲大師的智慧設立了百萬人興學,要讓大眾歡喜參與,護持教育不自苦自惱,並且感受自己能出一分力,「把智慧留給自己,把大學留給社會」。

與眾結緣 深化自我的修行

學院同學在行腳托鉢中服務大眾,更是自己學習佛法的落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以笑容和祝福來和大眾結緣,也見證了信仰的力量。



同學分享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明怡

行腳托鉢,讓我體會到當初佛陀托鉢的用意:要給人因緣,要讓佛法走出去。很感恩有這樣的因緣讓自己走入大街小巷,可以讓不會來到寺院的人結下佛門的因緣。這個過程中希望讓自己的歡喜可以作為成就大家種福田的一分助緣,為各自的生活帶來幸福安樂。



寺院行政系二年級/延旭

參與難遭難遇的行腳托鉢,收獲滿滿的震撼與感動,也對大師辦教育的堅持有了重新的理解。教育是百年大計,可以利益更多人。看到商家的友善和參與投鉢,促使讓我用更多歡喜和祝福的心去勸募發心。



專修部一年級/凌之

大眾托鉢布施為自己積累福德資糧,也從行腳僧的祝福語中獲得力量。但我們何嘗也不是在信徒、義工和大眾熱心支持教育,護持佛教中,更堅定對佛法的正信和信道的信心呢?

作為新加坡人,得以隨眾首次深入台灣的鄉鎮,領略社會風貌;作為文宣組的一員,一路開展勸募、宣傳和招生工作,沿路與無數店家、住家或青年結緣交流,深刻體會到給人好因好緣的重要性。因為佛法難聞,要給因緣;從抗拒到接受,就在一念之間。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