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核一廠昨日起進行乾貯設施用過核燃料運貯測試,測試過程中皆依程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核安。圖/中央社
【本報新北訊】核一廠啟用室外乾式貯存場後,台電昨進行熱測試,準備吊離燃料池內用過的燃料棒,是台灣首例,象徵進入實質除役階段。
核四前廠長王伯輝說,只要池內有空間可放燃料棒,核一廠仍可延用,一切看政府態度。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全世界趨勢都把核能當乾淨能源用,核電安全沒有多大問題,電費便宜才有高度競爭力,核能可納入能源配比,中央要好好考慮,否則與國際競爭會很辛苦。
二○一一年時任總統馬英九宣布核一廠確定不延役,台電在二○一八年和二○一九年分別除役核一廠兩機組。但核一廠室外乾式貯存場卡關逾十年,燃料棒無處可存放,直到今年三月台電官司勝訴,五月新北市府核定核一室外乾貯水保計畫變更設計,才得以啟用。
台灣核電首次要把燃料棒吊離燃料池,台電表示,首日進行熱測試,整天都是水下作業,尚未正式將燃料棒移出,今天會繼續推進。
台電公司說明,用過的燃料棒會移至乾貯設施內,規畫先執行兩筒共一百一十二束,再蒐集相關數據及資料分析,將測試報告送核安會審查,並向核安會申請乾貯設施運轉執照,取得執照後,即可將二部機反應爐內的用過核燃料棒逐步移出,降低除役機組風險,並確保核廢貯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