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策 民團籲吃素減碳排

 |2024.10.23
48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會議將於明天召開,深度節能將是本次會議討論的重點,昨天公民團體與學者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深度節能應包含食物減排,政府也應增列植物性飲食發展藍圖及永續發展路徑,減少甲烷對環境的衝擊。

甲烷致暖化  多來自牲畜糞便

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首任院長陳惟華表示,在過去兩個世紀裡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加了1倍以上,約60%來甲烷來自人為排放,而地球暖化約30%由甲烷造成,其中大多來自牲畜的糞便和反芻動物的打嗝。

如果全球甲烷承諾確實在2050年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2050年可以消除超過0.2℃的升溫。

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理事長張祐銓表示,政府應該加速範疇3的碳盤查,增列植物性飲食發展藍圖及永續發展路徑,政府也應投入更多資源,深入研究植物性飲食在永續、健康、經濟3個面向的巨大正面效益。亦應參酌丹麥農業部所提出「丹麥植物性飲食行動計畫」,來制定我國植物性飲食行動計畫,掌握每年植物性蛋白質需求的成長趨勢4%到11%,且僅需取得1%到3%的市場占有率,就可帶來最高新台幣607.5億元的營收。

使用健保 素食比葷食者少

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理事何美鄉表示,植物性飲食已在近年來被證實有益健康,也證實素食者的健保使用比葷食者少,政府應攜手食品供應鏈相關業者,從種植、養殖、生產,以供應低碳排、高營養密度、符合國人品味的植物性飲食為目標。

屏東縣珍愛環境推廣教育協會理事長陳明泉指出,2023年台灣人均肉類攝食量已達每年87.2公斤,超過世界人均43公斤的1倍之多,衛福部應立即修改《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因應氣候變遷宣導正確營養健康知識。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何宗勳表示,2022年農業部門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約2%,1天不吃肉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公斤,承諾在明天氣候變遷委員會將說明此議題,讓政府更加重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