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很聰明 會造幣並啟動販售機 文/Georgina Rannard、Chris Baraniuk |2024.10.20 語音朗讀 90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烏鴉可能是智能僅次於靈長類的動物。 圖/123RF烏鴉投幣使用自動售貨機。這張票子太大,要化整為零,才好使用(圖)。新喀里多尼亞的烏鴉透過學習使用投幣販售機。圖/Sarah Jelbert找個陰涼的地方避暑一下。圖/reddit@rcrow選擇易彎曲的棍子鉤出樹洞的蟲。圖/James St. Clair烏鴉學習人類以雞塊沾酸甜醬來吃。圖/reddit@rcrow丟石頭喝到窄口杯裡的水。圖/reddit@rcrow烏鴉投幣使用自動售貨機(圖)。這張票子太大,要化整為零,才好使用。新喀里多尼亞的烏鴉透過學習使用投幣販售機。圖/Sarah Jelbert當一隻鳥發出叫聲時,牠其實是在「投票」,藉由發出一個信號,表明想離開。圖/Getty Images烏鴉顯示有能力解決其在大自然中遭遇到的難題。圖/123RF烏鴉會透過民主的方式討論集體動向。圖/123RF烏鴉投幣使用自動售貨機。這張票子太大,要化整為零,才好使用。新喀里多尼亞的烏鴉透過學習使用投幣販售機(圖)。圖/Sarah Jelbert 文/Georgina Rannard、Chris Baraniuk透過鴉叫的民主投票研究人員發現,寒鴉會通過某種「民主」程序,投票決定何時一起飛離巢穴。研究人員在英格蘭康沃爾地區,連續兩個冬季將錄音機,安裝到寒鴉棲息的樹上進行記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進化認知專家Alex Thornton教授說,寒鴉想一起離開棲息樹木的原因,通常是想自我保護,以免受猛禽的襲擊,此外,集體行動也更有利於「信息分享」。英國冬日的早晨,常有成千上萬的寒鴉,會突然一起在天空中飛翔。密集飛行的鳥群,看上去就像大片旋轉的黑雲。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寒鴉在想要離開的時候,會各自發出呼叫。當呼叫聲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就表明「離巢的時候到了」。於是,寒鴉就會成群飛走。Alex Thornton教授說,這個罕見的發現,增加了人們對動物做「集體」決定的了解。也就是說,當一隻鳥發出呼叫聲的時候,牠其實是在「投票」,藉由發出一個信號,表明牠想要離開。而要離開的集體決定,取決於兩件事:首先是音量,其次是聲音強度增加的速度。當鳥群透過叫聲達成共識的時候,成千上萬隻寒鴉在5秒鐘內就會飛離樹木,在空中形成一大群,這種像雲霧般移動的鳥群,是英國冬天常見的景觀。在英國諾福克郡,研究人員觀察到曾有多達4萬隻寒鴉一起離開鳥巢,而在離去前必然出現一陣此起彼落的鴉叫。懂得製作好用的工具烏鴉似乎天生有製造、創新的能力,能開發出自己覺得好用的工具。在另一項研究中,證實了烏鴉可以學習製作複雜的工具──比如製作釣蟲的「蟲鉤」。這份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新喀里多尼亞島的野外環境中,烏鴉常會選擇或製作一種容易彎曲的小棍子(小樹枝)做成蟲鉤,然後伸進樹洞裡把蟲鉤出來。 自製解決問題的工具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是:烏鴉會找尋合適莖幹製成小彎鉤,用來反覆戳洞裡的蟲子,直到蟲子被搗急了,就上鉤反咬住小棍子,從而被烏鴉拖出洞來。這整個過程,顯示烏鴉懂得善用策略,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Jelbert博士表示,人類的智能學習方式,一般是先模仿他人,科學家認為,這種方式對其他動物來說,應該也是很重要的過程。然而,生物行為學者觀察發現,這些烏鴉似乎沒有關注或者重覆彼此的行為,不像人類孩子的學習,大多是透過模仿來學習並改進老師或父母的行為。換句話說,烏鴉與人類的學習方式應有所不同,懂得製作複雜工具的能力,也似乎是烏鴉與生俱來的能力,無需透過學習或模仿才有能力製作。偷走工具僅為複製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生物學院Christiane Rutz教授說,當看到這些烏鴉製作帶鉤的工具時,可以管中窺豹,看到一項正在變化的技術的原型。Jelbert教授也說,這些烏鴉揭示了「進化產生智能可能有很多種方式」,這顯示大自然奧祕無窮。Jelbert說,烏鴉經常做出和人類行為非常相似的行為,例如偷師人類的行為或偷走牠人的工具,所以雖然牠們只有喙和腳,卻可以操控許多事物,並製作相當複雜的工具。例如,研究團隊確實看到小烏鴉會偷成年烏鴉的工具,但可能小烏鴉的目的只是想複製成同樣的工具,而非僅複製成年烏鴉的使用行為。此外,烏鴉似乎能記得某個特定的工具方便好用,並且靠記憶力來重造一個,顯示使用工具的文化,有可能會傳播到整個烏鴉群裡。動物學家經過觀察和實證研究後發現:烏鴉可能是除靈長類外,自然界最聰明的動物!因為證據顯示:烏鴉有能力解決其在大自然中不會遭遇到的高級難題──使用自動販售機、自製蟲鉤伸進樹洞鉤蟲、以「民主」的方式決定是否集體遷移…… 劍橋大學實驗心理學家Sarah Jelbert,2018年在南太平洋上新喀里多尼亞一個小島上,為烏鴉設計了一種「自動販售機」,來測試烏鴉的智力究竟有多高,同時也想了解烏鴉能否運用智能展現各種學習方式。認知能力學習力俱佳在新喀里多尼亞,科學家們設有一個特殊的鳥舍,可以把野生的鳥關在那邊幾天,研究牠們的智力,隨後將牠們放回森林。結果研究小組發現:烏鴉不但有認知能力,還有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這也刷新了科學家對烏鴉認知能力的暸解。在實驗初始,Jelbert刻意創造一個任何烏鴉在自然環境中,都不會遇到的任務──只要投入一小張紙片,就會吐出一小塊食物(獎勵)的販售機,然後觀察烏鴉如何順利完成這個任務,並取得食物。出考題也難不倒烏鴉研究小組事先花了一些時間,教會烏鴉如何操作使用這種箱形的機器。「我們把石頭或紙片放在箱子的頂部,底下藏著肉。烏鴉只要將石頭或紙張推入箱邊的洞裡(投幣口),自動販售機就會放出一個獎勵。」等烏鴉了解了「自動販售機」的作業原理後,研究小組就給了牠們比「投幣口」要大很多的紙張,看烏鴉們能怎麼辦。結果Jelbert博士發現:立刻有半數烏鴉會用嘴和爪子,把大張紙撕成能投入「投幣口」的小紙片,以順利得到獎勵。或許這麼做,還不足以顯示烏鴉的「真本事」,於是研究小組進一步設計出更複雜、更嚴苛的遊戲規則──烏鴉必須投入「尺寸正確」的紙鈔,才能得到獎勵。研究人員找來8隻烏鴉,每一隻都提供了一台Jelbert博士設計的自動販售機。規定只有在投入特定尺寸的「紙幣」時,機器才會吐出一種食物。腦神經比想像更進化 這讓測試變得複雜,並且能揭示出很多烏鴉腦神經所能傳遞的信息,讓科學家了解:烏鴉究竟能不能「記住」特定尺寸的紙幣,並且「製作」出所需的紙幣尺寸。結果證實,所有成年烏鴉都能做出牠們對應的「自動販售機」所需要的合適尺寸「紙幣」。換言之,如果「紙幣」太大張,烏鴉懂得化整為零,自行「造幣」來取得獎勵。這行為,也證實烏鴉們已經具備了創新能力的認知萌芽階段,懂得無中生有,有中再化為特有。(本文取材自BBC) 前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