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7%珊瑚白化 史上最慘

 |2024.10.20
1278觀看次
字級
澳洲大堡礁白化後。圖/取自npr官網
美國佛羅里達白化前(左)白化後(右)。圖/取自nbcmiami官網
荷蘭 打造海底「諾亞方舟」。圖/取自Royal Burgers' Zoo官網
澳洲大堡礁白化前。圖/取自padi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暖化的影響持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近日表示,自2023年2月以來,全球正歷經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由於氣候變遷使海水溫度創紀錄,世界上77%的珊瑚正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白化事件,且影響範圍仍在擴大。

NOAA強調,本次白化已影響74個國家地區的珊瑚礁,根據預測,一旦全球升溫1.5℃時,有高達9成的珊瑚礁會陷入消失危機,將對海洋健康及漁業、旅遊業帶來嚴重影響。

科學家呼籲 召開珊瑚緊急會議

水中原本應該是色彩繽紛的珊瑚礁,變成單調的白色,放眼望去、一整片都是白茫茫的珊瑚礁。NOAA珊瑚礁觀察協調員曼澤洛(Derek Manzello)說:「這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珊瑚礁白化事件,我們以前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規模的珊瑚礁白化事件,全球近80%的珊瑚礁過去1年8個月都經歷過熱衰竭。」

由於海洋暖化造成的熱衰竭,會使珊瑚礁排出組織中彩色藻類,就會發生白化現象;若沒有這些藻類,珊瑚礁會變得蒼白、容易遭受飢餓及疾病,甚至是死亡。曼澤洛說:「我們所見的影響比預期要早且嚴重,我得說20年前我們總會想50年後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但現在就已經變得很糟糕,而且不幸的是,我們在某些地方看到的單一白化事件,造成非常嚴重的災難性影響。」

科學家呼籲21日在哥倫比亞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屆締約方大會,應召開珊瑚緊急會議。

此外,全球升溫也會改變降雨模式,一份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助的報告顯示,每升溫1℃,大氣中滯留水分會增加7%,引發乾旱與缺水危機。

荷蘭動物園 打造海底諾亞方舟

為了守護珊瑚,位於荷蘭阿納姆(Arnhem)的皇家伯格斯動物園(Royal Burgers' Zoo),今年4月打造海底的「諾亞方舟」,為全球瀕危的珊瑚留下備份,以防在暖化、汙染、人為破壞等多重危機下永遠消失,園方目前已有120種珊瑚礁、數千珊瑚群。

這個由世界珊瑚保育協會(WCC)發起計畫,盼利用公共和私人水族館,或與大學、科學機構合作,建立珊瑚儲備種群,保護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恢復珊瑚礁。

伯格斯動物園生物學家克勒克斯(Nienke Klerks)說,這個海底諾亞方舟計畫是為幫瀕危的珊瑚製作備份:「萬一在野外死亡,我們仍可把珊瑚保留在水族館;當野外條件改善時,我們可將珊瑚重新引入原棲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