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涵㨗擁有豐富學術與教育行政經歷,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電機系,並在國際學術界享有卓越成就。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趙涵㨗接任佛光大學校長一職,他在談及這項新角色時表示,這份職務不僅承載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辦學理念,還肩負著推動學校永續發展的使命。他希望以「智慧與行願兼備、學問與實踐並行」的精神,將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打造更具價值的教育體系,強調「解行並重」的管理模式,帶領學校走向新高度。
面對少子化與數位化浪潮的雙重挑戰,趙涵㨗認為,他在宜蘭大學和東華大學累積的辦學經驗,將成為應對這些挑戰的寶貴資源。他回顧了任職期間,成功整合資源並推動創新的經驗,指出「資源整合」與「持續創新」是克服高等教育當前困境的關鍵。
善用現代科技 提升教學品質
他指出,佛光大學必須主動調整發展策略,加速數位化轉型,善用現代科技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效果,並推廣數位教育,吸引更多學生報考,以確保學校的永續發展。
在東華大學任內,趙涵㨗曾面對東部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及學生來源減少的挑戰。他通過設立實驗班、推動跨學科學習與創意思惟培養的實驗教育,提升了學校的競爭力。
招外籍生入學 促進國際交流
他相信,學校與當地社區的深度合作,是促進資源共享與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關鍵。未來,他計畫延續並深化這一策略,推動佛光大學與地方社區建立更緊密的聯繫,進一步增強學校的學術影響力與社會責任。
對於星雲大師的辦學理念,趙涵㨗表達深厚的敬意,並強調大師提倡的慈悲與智慧教育是其未來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他期許佛光大學的學生不僅要追求學術成就,還應關心社會、回饋社會,將教育的影響力延展到更廣泛的層面,體現人間佛教的精神。
展望未來,趙涵㨗強調,提升佛光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是重中之重。他指出,吸引更多外籍學生的加入,不僅能促進校園文化的多樣性,還能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跨文化學習機會,拓展全球視野,增強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國際化策略還有助於提高佛光大學在國際學術界的聲譽,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的地位。
在強化國際生源的同時,趙涵㨗也不忘本地學生的需求。他表示,優化本地學生的學習資源是學校發展的另一大重點。他計畫透過提升教學設施、增強師資力量以及增加課程的多樣性,為學生提供更完善的學習環境,並善用數位化技術提升學習資源的可及性,讓學生能靈活運用各種數位工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