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思考待辦事項會影響睡眠,透過書寫方式整理思緒,有助睡前減壓。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現代生活壓力增大,愈來愈多人在睡前被各種煩惱與擔憂所困擾,導致失眠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醫師提供一個簡單但有效的「睡前減壓」方法,亦即透過書寫方式,分四步驟整理思緒、打破惡性循環。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邱韻芝醫師表示,許多人誤以為擔憂能幫助防止不好的事情發生,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因果聯想,「過度的擔憂不僅無法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反而會阻礙清晰思考,加重焦慮,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失眠者往往不是因為有更多實際問題,而是因為過度擔心即將到來的「待辦」事項,讓人無法入睡。這些擔憂,會引發情緒反應及身體上的緊張,進而干擾睡眠。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人陷入擔憂時,身體的放鬆狀態與擔憂情緒是互相排斥的。
邱韻芝提醒,當擔憂占據頭腦時,便很難進入放鬆狀態,也就無法輕鬆入睡。
煩惱轉為文字
分出輕重緩急
針對現代人常出現的這類情況,邱韻芝醫師建議,失眠患者其實可以從學習管理擔憂、調適情緒的技巧開始,來減少擔憂對睡眠的影響,當中一個「簡單但有效」的睡前減壓方法,就是透過書寫方式,分成四個步驟來整理思緒:
一、準備紙筆,書寫煩惱
在不被打擾的環境中,拿起紙筆,將腦中浮現的所有想法與擔憂寫下來。這有助於將混亂的思緒轉化為具體的文字,讓你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與困擾。
二、區分重要與緊急的事項
當所有煩惱都已寫下後,你可以依照緊急程度與重要性將其分類,例如緊急且重要、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但重要、不緊急又不重要,藉此更直觀地了解:哪些問題需要立即解決,哪些可以稍後處理。
列出解決方案
專注力所能及
三、進行腦力激盪,尋找解決方案
接下來,對每一個煩惱事項,進行簡單的腦力激盪,嘗試快速產生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時無需過於拘泥於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只需多想、多列出。之後再將這些方案逐一分類,考量實際可行程度就好。
四、聚焦可控範圍,明確行動計畫
對於那些無法完全控制的問題,專注於自己能做的部分即可。當每個擔憂都有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後,自己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明天的待辦事項,這樣就能有效減輕焦慮,讓自己放心入睡。
「反覆思考明日的待辦事項,是導致許多人失眠的習慣之一。」邱韻芝說,若以上練習仍無法緩解困擾,建議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