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媽在荷蘭】家長會 親師一對一溝通

文/藍筱琦 |2024.10.14
380觀看次
字級
在荷蘭,小學階段,老師特別關注孩子上學是否開心。圖/藍筱琦
圖/藍筱琦

文/藍筱琦

一學期兩次,各十分鐘,這樣的安排雖然時間較短,但卻高效直接,能夠儘速找到個別問題對症下藥!



荷蘭中小學的親師溝通,可以用簡潔高效來形容。不論是小學、中學,家長會都是老師與家長單獨一對一進行交流,一學期有兩次,各十分鐘。

這樣的安排雖然時間較短,但卻高效直接,具針對性,能夠儘速找到個別問題對症下藥!另一方面,減少全體聚會需要凝聚集體意識的時間,不但減輕了家長和老師的負擔,似乎也減少家長聚集後,彼此之間的比較心態,再者少數人的意見也能被個別照顧到。也因為時間有限,親師雙方直接講重點,非常有效率。說真的,其他家長的想法或其他學生的表現,與我和我的孩子一點關係也沒有。

到了中學階段,每個學生可以選擇三門科目,與科目老師各交流十分鐘,通常會選擇成績較差的科目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成績很好,可以選擇不參加。我家大孩子成績很好,第一年我選擇了三科去跟老師交流,結果老師一臉疑惑的樣子,成績這麼好要談什麼?後來幾年我就不再參加了。但我家小的就是三科不夠用,有很多科需要個別談話,平均下來,也算是有效利用老師時間,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微笑)。

★親師會談的重點不單只是成績

參加了幾次就發現短短的十分鐘,荷蘭小學親師座談的三個重點:

一、孩子上學快樂嗎?

二、孩子遇到困難時,會不會冷靜退一步,思考解決方法?

三、孩子是否有學習的熱忱?

仔細想想這不就是人生?小學階段,老師特別關注孩子上學是否開心。比如老師會分享他觀察到的在校交友、社交狀況,會詢問孩子在家裡的情形,會不會跟手足、鄰居一起玩,課後有沒參加運動社團等。

中學階段,親師溝通大多是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家長在線或在現場旁聽,偶爾參與討論。導師與學生對談,談學習情況和大學申請計畫,家長則簡要提問。家長在這種溝通中,角色較為被動,這種安排有助於學生學習獨立,練習自我反思和規畫自己的未來。

家長常在會談中,知道很多孩子回家沒講的事。這階段老師就比較不會過問家裡狀況,慢慢把中學生當成大人看待。在荷蘭,十六歲是個預備成為大人的年紀,例如去看醫生或去藥房領藥,必須自己預約、自己領藥,十八歲就是成年人,我看不到他的銀行帳戶明細,除非他授權分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家孩子的荷蘭小學,家長會是在上學時間白天來進行,學生放假一天,老師利用正常上班時間與家長交流,不會占用老師的下班時間,家長如果要上班,需要自己調整時間。這種安排雖然對上班的家長有一定挑戰性,但也體現了對老師工作時間的尊重。

中學倒是都用晚餐後的時間,而且會談完,還會開放學校大廳讓家長留下來交談或問問題,並且提供小點和飲料。與其他家長聊天,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主題,下次再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