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風潮】無麩質飲食知多少

 |2024.10.14
665觀看次
字級
近年來,健康意識普及,「全穀飲食」與「無麩質飲食」健康飲食逐漸形成風潮。圖/123RF
有些天然水果也富含鎂,例如香蕉、酪梨、龍眼、榴槤等。圖/123RF
無麩質全穀類包括紫米、小米、無麩燕麥、蕎麥、薏仁、紅藜等。圖/123RF
有麩質的食物包括麵包、麵條、麵疙瘩、餛飩、水餃、蛋糕、餅乾、酥餅等。圖/123RF
在日常飲食多攝取含鎂的食物,除了可以穩定情緒,對人體健康及疾病預防也具有功效。圖/123RF
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近年來,健康意識普及,不斷出現各種健康飲食法,「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與「無麩質飲食」(gluten free diet)逐漸形成風潮。而坊間認為「無麩質飲食」有減重效果,也漸漸形成一種趨勢,許多包裝食品或餐館成分表都提供了「無麩質」選項,這也讓很多消費者誤以為麩質是有害物質而遠離。

但其實,麩質是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成分,是一種存在於小麥、大麥及黑麥中的蛋白質,無麩質飲食主要適用於乳糜瀉、小麥過敏及非乳糜瀉麩質過敏症患者。從營養學來看,無麩質對一般大眾並無太大影響,長期下來還可能會有營養不均的風險。

全穀飲食好處多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的「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將「全穀」定義為包括果皮(糠層、麩皮)、胚芽及胚乳之穀物。整顆穀物經加工為粒狀、片狀、粉狀,但仍保有與原穀物相同比例的麩皮、胚芽、胚乳,才能稱為「全穀」。

全穀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纖維、維生素B群、抗氧化劑及微量礦物質。全穀飲食(whole grains diet)的好處,據美國全穀協會(Whole Grains Council)的報告,能降低中風、第2型糖尿病及心臟疾病等風險,而且更容易維持體重。研究指出,全穀飲食還可能降低氣喘、大腸癌、牙齦疾病風險,及維持血壓健康。

無麩質全穀類包括紫米、小米、無麩燕麥、蕎麥、薏仁、紅藜等,這6種全穀食都無麩質,對於有麩質過敏症與其他腸胃道疾病的人,全穀飲食或無麩質飲食,都可以安心食用。

何謂無麩質飲食

麩質又稱為麩質蛋白、麥膠、麵筋,是穀物的一種穀蛋白,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穀物的胚乳中,是多個單一蛋白質的混合物,主要由醇溶穀蛋白及穀蛋白兩種蛋白質組成。麵糰發酵過程中,麩質蛋白的硫氫鍵會氧化為二硫鍵,二硫鍵愈多,蛋白質分子會形成更大的分子結構,增加麵糰的持氣性、彈性及韌性。

有少數人吃麩質食物會產生麩質過敏症,又稱「乳糜瀉」,這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過多的麩朊抗體,與醇溶穀蛋白產生反應,小腸絨毛受到損害無法吸收食物的營養,從而引起腹瀉等腸病症狀。還可能導致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骨質疏鬆、生長發育遲緩及腸道症等的風險,所以對麩質過敏的人,必須採用無麩質飲食。

無麩質天然食材

其實,麩質是一種蛋白質,主要由麥粉中的麥穀蛋白(glutenin)和麥膠蛋白(gliadin)組成,除小麥、大麥及黑麥之外,皆是不含麩質的食物。而市面上的無麩質麵包,就是不使用含有麩質的原料製成,通常會用白米、地瓜、玉米、米穀粉、杏仁粉,或是使用將麩質去除的無麩質麵粉,作為無麩質麵包的食材源料。因此,以無麩食物替代有麩精緻澱粉,可以減少多餘的熱量、碳水化合物攝取,為健康加分。

無麩質飲食怎麼吃才健康?首先從食材選擇開始,要區隔無麩或有麩。無麩質食物,例如新鮮蔬菜、水果;非小麥、大麥的全穀根莖類;米類、馬鈴薯、黃豆、玉米、藜麥、蕎麥、薏仁、地瓜、不含麩的燕麥等。有麩質的食物包括各式麵粉類製品,比如麵包、麵條、麵疙瘩、餛飩、水餃、蛋糕、餅乾、酥餅,如果對麩質過敏,這類食物要盡量避免攝取。

由於麩質食物內含有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若長期攝取無麩質飲食,可能會導致這些微量營養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D,以及鎂、鐵、鋅等礦物質。因此,多吃天然無麩質的其他食材,才有助於營養均衡與身體健康。



鎂是天然鎮靜劑

經常感到緊張、焦躁或憂鬱,原因可能是體內缺鎂。鎂有助於穩定情緒及鬆弛肌肉,有些人的飲食愛吃加工食品或大魚大肉,因此普遍有缺鎂的情況。鎂是「天然鎮靜劑」, 能放鬆神經、抗憂鬱,在飲食中攝取一些含鎂食物,能讓人心情變好。

鎂與健康關係

鎂在人體可輔助身體吸收鈣與鉀,能調節心臟與肌肉收縮、幫助神經訊息正常傳遞,還能影響血糖、血壓的調控。當心臟、肺臟的細胞、肌肉或血管出現過度反應傾向,鎂會形成安撫、鬆弛的作用。自然療法醫學博士卡羅琳‧迪恩(Carolyn Dean)指出,充足的鎂可以保護腎上腺,缺乏鎂,身體容易分泌壓力激素腎上腺素,當這些激素上升,就容易心悸、情緒緊張。

更有研究發現,體內缺鎂也與憂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據一項健康研究顯示,近6000名民眾透過量表測試他們的焦慮及憂鬱症狀,並以問卷評估鎂攝取量,調查結果顯示,鎂的攝取量與憂鬱狀況呈負相關性,也就是飲食中攝取的鎂愈多,憂鬱指數愈低。

含鎂天然食物

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含鎂的食物,除了可以穩定情緒,對人體健康及疾病預防也具有功效。

鎂為葉綠素主要成分之一,常見於綠葉蔬菜,如青江菜、空心菜、芥菜、莧菜、菠菜及甘藍菜等,多攝取可補充天然鎂的營養成分。也有些天然水果也含鎂,例如香蕉、酪梨、龍眼、榴槤等。

全穀的胚芽及麩皮也富含鎂,比如薏仁、玉米、燕麥、糙米、小麥、大麥、蕎麥等。海藻類如海帶、紫菜;以及菌菇類,如木耳、香菇等都含有鎂成分。此外,還有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蠶豆、碗豆等;以及堅果種子類,如葵瓜子、南瓜子、芝麻、核桃、腰果、杏仁、花生等;其他如黑巧克力、可可粉、牛奶、優格等,都可以為人體提供健康所需的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