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緩和簽署破百萬人 年輕族群增

 |2024.10.13
4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邁入第24年,今年9月底簽署人次正式突破100萬大關,疫情期間一度低於5萬3000人次,現逐步回溫。衛福部指出,生死議題對國人已不像過去難以啟齒,簽署者以60~69歲最多,50歲族群也增加;器捐病主中心去年推動「聲紋卡」,也吸引20~29歲族群留言表達捐贈意願,且有出現上升趨勢。

10月第2個周六是「世界安寧日」,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昨天傳達「善終三法」的核心價值。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善終三法代表生命末期病人對善終意願的認同,分別是《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拒絕無效急救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還有鼓勵預立醫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疫情期間,善終三法簽署率皆偏低,隨著疫後解封,實體活動開始推廣,簽署率也增加。其中,《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簽署今年破100萬人次,疫情之前,2019年簽署人次為9萬5818人次,今年累計簽署人次達6萬5151人次,已逐漸回升。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 盼推動獎勵計畫

不過,衛福部統計,國內安寧病床數為912張床,去年占床率僅6成1,且專家質疑都會區與偏鄉分配不均。有「台灣安寧療護之母」之稱的成大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表示,安寧病房並不賺錢,部分醫院不重視,連帶影響品質,期待衛福部明年推動安寧病房獎勵計畫,提升安寧療護品質。

趙可式表示,都會區病床數不足是「誤解」,坐落台北最都會區醫院,其安寧病床占床率不到一半。目前健保支付安寧病床點數為6942點,但以成大為例,照顧一名安寧患者成本約達1萬~2萬元,缺額多靠捐款補足,當醫院照顧安寧患者沒有足夠誘因時,就會出現安寧療護護理師,被調去支援「賺錢」的科別,連使占床率偏低。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將邀召集相關醫學會,討論安寧照顧品質稽核獎勵計畫,希望「論質計酬」,讓國內安寧療護品質「好還要更好」,期待明年新增計畫,現在仍在討論階段。

趙可式表示,期待採「床邊稽核」方式讓各家醫院強化安寧療護品質。她說自己也是癌末患者,盼在有生之年可以看見台灣安寧療護品質再提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