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學堂】李白〈月下獨酌〉

文/涼兒  |2024.10.10
916觀看次
字級
圖/茶茶

文/涼兒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面貌。南宋的慧開禪師偈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若能拋開俗世的煩憂,心胸開朗起來,便可欣賞到好風景。「詠月」是古代文人最喜歡寫作主題之一,有關於詠月的詩詞不勝枚舉,那麼,唐代詩人李白會如何詠月呢?今日,讓我們欣賞〈月下獨酌〉。

本詩第一、二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從「一壺酒」、「獨酌」可知詩人即使身處在花叢之間,但沒有認識的親友在身旁,還是感到孤獨,只能一人獨飲。

第三、四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因為無人做伴,詩人心中孤獨,但這樣的孤寂無法向誰訴說,只好舉起酒杯「邀明月」一起共賞,加自己的影子正好成三人。詩人為了擺脫孤寂感,只好把「明月」當成是自己的朋友,一起共度良辰美景。

第五、六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詩人以「不解飲」說明月亮不了解他的感受,但從另一個層面也是在說沒有人能理解他現在的處境。詩人藉助明月說明自己不被理解;舉杯邀月,月影伴隨我身旁,可惜身邊無人,顯得形單影隻。

第七、八句「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內心孤寂的詩人,只能暫時與月影共處。突然,詩人筆鋒一轉,感到人生須及時行樂,就好像〈古詩十九首〉所說:「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第九、十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人在月下唱著歌,明月隨者他移動,他因起舞而身影紛亂。詩人以「我歌」、「我舞」寫出孤獨,卻又以「月徘徊」、「影零亂」表達了獨而不寂的心理狀態。

第十一、十二句「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詩人以「醒」對比「醉」,「同交歡」對比「各分散」,從清醒到沉醉,從樂到悲,這樣興起的情感正如文學家林語堂所說:「它是一種詩意與自然合調的信仰,這使生命隨著人類情感的波動而波動。」因詩人感受到孤寂而與月相伴,寫出了獨而不寂的感受。

末兩句「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詩人願與明月永遠的締結忘情的朋友,忘掉世間的煩憂,相約縹緲遙遠的銀河。換句話說,就是詩人願與明月結交為友,約好在人間仙境相聚,將一片孤心寄託於明月。全詩寫花、酒、人、月影,並點出「行樂及春」的寓意,詩中藉由作者對景物及環境的描寫,塑造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獨。

讀完這首後,我們也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李白寫出雋永的詩句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