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花小常識】 鹿角蕨療癒人心(下)

文/和毓 |2024.10.06
730觀看次
字級
爪哇鹿角蕨 圖/和毓
立葉鹿角蕨 圖/和毓
銀鹿鹿角蕨 圖/和毓
爪哇鹿角蕨 圖/和毓

文/和毓

鹿角蕨長得像麋鹿角的葉子,有營養葉和孢子葉兩種。

包覆根部且葉冠分叉向上生長或圓球狀層層覆蓋的「營養葉」,是位於植株底部的扁平圓形葉片,它具有保護根系、儲存水分,並且行光合作用提供養分的功能。「孢子葉」則是下垂且多重分叉或向上分叉似麋鹿角,除了行光合作用以外,葉片背部的孢子囊也是鹿角蕨主要繁衍的途徑之一。

「孢子葉」的形狀非常優美,可作為牆上掛飾,造型十分典雅。原生長於熱帶雨林,台灣雖然不全是原生地,但卻十分適合喜愛在溫暖陰暗潮溼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鹿角蕨,只要給予符合其生長條件的室內外空間,便能當作奇珍賞玩、裝飾綠化的景觀植物。尤其近幾年來,以植物療癒人心的自然療法受到重視,更多人投入植物療癒的相關領域,各種珍貴稀有的品種,日漸普及化,成為人人都可以隨處觀賞的植物,藉由照顧植物,重返大自然的懷抱,身心靈得以安頓,享受安寧平和的心境。

(三)爪哇鹿角蕨(長葉鹿角蕨) 如圖④、圖⑤

學名:Platycerium willinckii T. Moore.

爪哇鹿角蕨又稱作長葉鹿角蕨,像臉的營養葉細長,往上包覆,從臉葉長出的孢子葉,自然下垂,長度可達1公尺,其孢子葉生長茂密,但尾端略有枯萎,此為自然現象,不必在意。

孢子葉厚及表面些許的絨毛,可抵抗較強的日晒,馴化後,可接受較強的日照環境,並且足夠的光照可維持長出美麗的高冠形態。

爪哇鹿角蕨其形狀既華麗莊重,又柔情似水,遠觀如同一叢綠色小瀑布,看了挺療癒人心的。

(四)銀鹿鹿角蕨(立葉鹿角蕨)如圖⑥、圖⑦

學名:Platycerium veitchii

銀鹿鹿角蕨是原生種,屬多芽型鹿角蕨,原分布於澳洲,亦稱作立葉鹿角蕨。銀鹿的厚葉及表面有美麗的白色絨毛,可抵抗較強的日晒,馴化後,可接受全日照環境。因葉厚,亦可抵抗乾旱少水的環境,減少給水的頻率。當光線充足的狀況下,孢子葉將呈現其獨樹一格,挺立的姿態,故常用於園藝造景及居家庭院美化。反之,光照不足狀況下,立葉形態會改變及下垂。

鹿角蕨的種植

1.日照:不耐強烈陽光,喜溫暖潮溼的環境,可以模仿原生地的生長方式,將植株固定於樹幹或岩壁上,或利用蛇木板或盆栽來依附生長。

2.澆水:澆水時,可用手觸摸介質,一次澆到溼透,隔幾天,等到栽培介質微乾,再一次澆到溼透,栽培介質保持潮溼,不必天天澆水,以免根部無法呼吸。若介質過於乾燥,會造成植株乾枯死亡。孢子葉可以用水沖洗,但是葉面有白色絨毛的品種,就不要碰到水,以免沖去絨毛的觀賞價值。

3.繁殖:新芽會從旁長出,將新芽分出,另外置於木板和介質上,成為一棵新的鹿角蕨,像臉的營養葉具有貯存養料和水分的功能。每棵鹿角蕨的葉片乾枯成褐色,會再長新葉覆蓋於老葉上,成為腐殖質,並不需要去除老葉。而從臉葉長出的孢子葉,可視其生長形體狀態,略作修剪,以保持其優美的造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