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法官針對死刑作出不違憲、但要嚴格限縮,以及要求修改相關法令後,各界關注修法方向,法務部明天將向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研擬推出「無期徒刑分級制」,檢討在死刑以外另定提高假釋門檻的特殊無期刑,或是修法訂更長期有期徒刑。
法界人士不諱言,如何訂定特殊無期徒刑,將是修法研修小組的挑戰。
死刑案釋憲結果日前出爐,刑法故意殺人罪以死刑為最重本刑部分合憲,但僅適用犯罪情節屬最嚴重、刑事程序符合《憲法》最嚴密正當法律程序要求的情形,且判處死刑須合議庭無異議、三審須經言詞辯論等,嚴格限縮死刑的範圍和執行程序。
法務部研擬提出「無期徒刑假釋門檻層級化規範」,嚴懲重大犯罪,將對故意殺人就個案犯罪情節綜合判斷犯罪動機、手段及結果,無法科處死刑的情形,檢討於死刑以外另定提高假釋門檻的「特殊無期徒刑」或「更長期有期徒刑」。法務部將檢視刑法的無期徒刑假釋制度,研議「層級化區分假釋門檻」。
終身監禁
人權團體有異聲
法務部指出,目前無期徒刑的假釋門檻是要服刑滿二十五年,且有悛悔實據,並非服刑滿二十五年就可假釋;對於有立委提出無期徒刑要服刑滿四十年才能假釋、或是終身監禁等建議,未來都會在修法研修小組中討論;過去法務部在死刑替代方案中,也曾討論終身監禁的無期徒刑,但人權團體及部分學者有異聲。
憲法訴訟法
藍營擬加速三讀
此外,包括司法院正、副院長在內的七位大法官十月底任期屆滿,賴清德總統提名的新人選,若未能在月底通過國會審查,司法院下個月將創紀錄出現正、副院長、祕書長、副祕書長都出缺的情況。
另國民黨立院黨團為避免憲法法庭被人數勉強過半的大法官掌控,擬讓翁曉玲所提《憲法訴訟法》三法加速完成三讀,將判決時大法官出席及同意人數都定在十位。但新任大法官難產,若修法早一步完成,憲法法庭將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