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歐盟委員會四日表決通過,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提案,據央視新聞,按歐盟先前發布的草案,反補貼稅最高可達百分之三十六點三,但歐盟也稱會繼續和大陸探索替代解決方案。
歐盟四日就是否對大陸電動車徵收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舉行投票。歐盟委員會發布的聲明顯示,歐委會對大陸進口純電動車徵收關稅的提案獲得了歐盟成員國的必要支持。
北京施壓多國農產品 無效
不過,聲明也說,歐盟和大陸繼續努力探索替代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必須完全符合世貿組織規定、能夠充分解決委員會調查所確定的損害性補貼、並且可監控和可執行。
據央視報導,去年十月四日,歐盟委員會啟動對進口自大陸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今年七月四日,歐盟開始對大陸電動車開徵臨時反補貼稅。
按照八月二十日,歐盟發布大陸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終裁草案,若提案的最終投票表決通過,歐盟擬正式對大陸電動車徵收百分之十七至百分之三十六點三反補貼稅。
在最終投票前,歐洲國家對加徵關稅一案仍存在分歧,例如匈牙利、德國將投下反對票,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則會投下贊成票。
因此,近月中歐雙方不斷磋商,北京接連對歐洲多國乳製品、豬肉等農產品,甚至是白蘭地、燃油汽車關稅施加壓力,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已於九月下旬赴歐洲訪問遊說。
期間,王文濤和義大利、德國官員會面,並與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展開磋商,在達成一致同意繼續推動價格承諾協議談判的共識下,歐盟將原定上月二十五日舉行,是否將臨時關稅延長為至少五年永久性關稅的最終表決,延至本月四日進行。
據路透先前報導,在表決前,歐盟官員說,即使決定徵稅,歐委會仍願繼續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徵收關稅的潛在協議。
學者:加稅無益歐洲製造商
中歐磋商期間,對於歐盟委員會拒絕大陸車企提出的價格承諾方案,大陸商務部曾說「深表失望」,大陸外交部也強調,如果歐委會一意孤行,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
專家擔憂,若大陸採取相應措施,歐盟也可能再次回應,導致進一步演變成潛在的「貿易戰」。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學者格爾克更稱,加徵關稅只會導致電動車價格上漲,對歐洲本地汽車製造商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