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林育辰 |2024.10.04 語音朗讀 3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左)與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茲,1日在紐約市參加辯論。圖/法新社奧地利9月29日舉行國會選舉,極右派自由黨首度獲勝,黨魁基克(中)在維也納慶祝勝選。圖/美聯社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9月28日證實,領袖納斯拉勒在以軍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時身亡。圖/美聯社伊朗1日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共發射近200枚彈道導彈,飛過耶路撒冷上空時被攔截。圖/新華社國際碼頭工人協會成員1日在德州西布魯克的碼頭外參加罷工活動,舉標語喊口號。圖/美聯社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黨魁石破茂(中),1日在東京舉行的眾議院特別會議上當選日本首相。圖/美聯社由於強烈季風暴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巴格馬蒂河9月28日氾濫成災、淹沒許多房屋。圖/美聯社瑞士和義大利用來標記國家邊界的冰河融化殆盡,兩國同意變更象徵性地標、馬特洪峰下的邊界。圖/新華社 整理/林育辰9/27瑞士冰河消融殆盡 與義大利重劃國界由於和義大利原本用來標記國家邊界的冰河融化殆盡,兩國同意變更象徵性地標、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之一馬特洪峰下的邊界,變更邊界早於2023年便已取得協議,當局9月27日正式批准,義大利則還在跑程序,一旦雙方都簽字,就會對外公布協議內容,並讓各界一覽新邊界細節。歐洲是全球暖化速度最快的洲,瑞士冰河融化速度之快,去年一口氣消失4%的體積,僅次於2022年6%紀錄,但冰河消融趨勢毫無停下來的跡象。9/27尼泊爾季風豪雨釀洪災 至少233人罹難強烈季風暴雨自9月27日持續48小時,當地主要河川巴格馬蒂河及眾多支流決堤並爆發土石流,據當地警方估計,洪災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至233人、受傷159人、25人失蹤,目前已從災區救出1萬3071人,搜救仍在持續進行。首都加德滿都監測站記錄到累積降雨量達240毫米,是2002年以來最高紀錄。儘管南亞每年6至9月的季風季各地常出現致命洪水和土石流,但專家表示,氣候變遷正使得情況更加嚴重。9/27日本石破茂當選自民黨總裁 就任新首相執政的自民黨總裁(黨主席)選舉9月27日投開票,5度挑戰大位、選前喊出政治生涯「最後一戰」的67歲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在第2輪決選逆轉險勝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成為下任總裁,眾議院與參議院1日召開臨時會,依序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石破獲選為第102任首相,並完成組閣。石破與美國總統拜登2日電話會談,兩人一致認為,繼續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力與應對能力相當重要,並同意在經濟安全保障等領域共同努力。9/28黎巴嫩以色列空襲貝魯特 真主黨領袖殞命以色列軍方9月28日宣布,27日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消滅」武裝團體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以軍聲明指出,真主黨南部戰線指揮官卡拉克以及其他幾名指揮官均喪命,因為當天襲擊真主黨設於地下室的總部,其領導階層正開會研擬針對以色列民眾的恐怖行動。同一天,真主黨證實納斯拉勒身亡,聲明表示,將持續對抗以色列的戰鬥,支持加薩和巴勒斯坦,並守護黎巴嫩和該國人民。9/29奧地利國會大選變天 極右派首成最大黨國會選舉9月29日舉行,根據統計結果,極右派自由黨以28.8%得票率領先執政黨之一人民黨的26.3%,首度在國會中取勝,55歲的自由黨黨魁基克(Herbert Kickl)在選後說:「我們創造歷史,因為這是自由黨首度在國會大選拔得頭籌。」但其他黨派領導人旋即聯合起來拒絕與基克組成聯盟,倘若基克無法說服其他政黨與其結盟,自由黨組成聯合政府的希望可能就此破滅,並為溫和派政黨聯盟打開大門。10/1美國4.5萬碼頭工人罷工 45艘貨輪無法泊港由於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港口勞資雙方未敲定協議,4.5萬名碼頭勞工1日零時1分起發動47年來首見罷工,關閉從緬因州到德州的所有36座港口,勞資雙方2日仍未安排任何談判,罷工進入第3天,至少有45艘貨輪在主要港口外排隊,導致貨物卸貨受阻。貿易數據公司ImportGenius表示,即便罷工僅一周,將導致數十萬個貨櫃無法流入美國;摩根大通估計,罷工將造成美國經濟每天蒙受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92億元)損失。10/1美國總統大選副手辯論 民調范斯小勝華茲副總統候選人1日在紐約舉辦電視辯論會,時值伊朗飛彈空襲以色列、以軍入侵黎巴嫩導致中東緊張,民主黨的華茲(Tim Walz)與共和黨的范斯(JD Vance)從當前中東衝突起頭,一路激辯移民、墮胎等關鍵議題,但交鋒時皆保持談吐溫雅,且大致上避免向對方人身攻擊,而是聚焦對方陣營主帥。根據CBS新聞網與民調機構「輿觀」針對1630名選民舉辦的即時民調顯示,范斯小勝華茲,差距只有1個百分點。10/1伊朗飛彈突襲以色列 中東大戰一觸即發德黑蘭當局1日對以色列發射近200枚飛彈,伊斯蘭革命衛隊並聲明這次飛彈攻擊,是報復以色列在7月暗殺哈瑪斯領袖哈尼雅、9月28日空襲擊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以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所有遭殺害的人民,如果以色列還擊,將再次發射飛彈攻擊。面對伊朗空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矢言伊朗將要付出代價,美國發表力挺長期盟友以色列的談話。伊朗則發聲明回應,若以色列採報復行動,必將遭遇「重大毀滅」。 前一篇文章 德國燈光節 下一篇文章 阿富汗農忙 遍地紅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白宮晚宴 以總理提名川普爭和平獎長江漢江 涇渭分明印尼火山噴發 灰柱達18公里金磚峰會暗批關稅戰 關切以伊衝突內蒙敕勒川高山 風景如畫馬斯克成立美國黨 搶關鍵席次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