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拜登將通話 台海和平成焦點

 |2024.10.04
16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之音3日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和美國計畫在未來幾天安排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

習近平和拜登上一次通話是在今年4月。兩人2023年11月曾在舊金山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9月27日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談後告訴記者,雙方都「強調有必要保持中美領導人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

布林肯上周在紐約表示,「我們還一致認為,領導人溝通很重要。因此,我完全預計,我們將在未來一周和幾個月內看到雙方的通話。」預計台灣問題仍會是下一次習拜通話的重點議題之一。

王毅9月27日在與布林肯會談時強調,「當前台海局勢的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愈來愈猖獗的台獨行徑。」他指出,如果美方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穩定,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履行3個聯合公報,停止武裝台灣,公開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趙明昊則表示:「元首外交對維護中美關係穩定至為關鍵。」他強調,在「台灣問題」上,中美也有共同利益,那就是「避戰」。

中美關係  學者認為仍難修補

儘管外界認為習近平與拜登的直接通話,有望拉抬自2020年以來跌入谷底的中美關係,但美國智庫「東西中心」資深研究員饒義直言,受中美過去經驗與結構因素的影響,即使兩人通話也很難讓雙方關係有所突破,僅能發揮供國內觀眾欣賞的作用。

他指出,習拜已2度會面、6次通話,卻不曾帶來持續且正面的成果。過去數十年來,美國政府將大陸視為夥伴與競爭對手;拜登政府多次重申,與北京在部分領域是戰略競爭與合作的結合。習近平則推動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建構和諧、沒有霸權主宰的國際秩序是可行的,所有國家享有平等利益,反對西方主張國際關係必然衝突。因此,中美關係是「合作共贏」,拒絕「競爭性」的關係。

總體而言,對於北京的核武發展、經濟脅迫、網路竊盜、南海主權論述等問題,美國即使能理解,北京也很難說服拜登或未來的總統不要對這些侵略行為感到憂心。同樣地,對於美國援助台灣或反對轉移高科技給大陸,美方官員也很難說服北京具正當理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