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鋼絲當翅膀 輪椅舞動奇蹟

 |2024.10.05
473觀看次
字級
左起為身障者勞森、腦性麻痺患者赫爾曼及身障者雪柏。圖/取自IG@kineticlightdance
身障舞團「動能之光」希望透過藝術表演,讓身障成為一種創造力和新美學的象徵。圖/取自IG@kineticlightdance
雪柏(左)、勞森(右)透過吊掛鋼絲,在表演中盡情翱翔、旋轉。圖/取自IG@kineticlightdance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有一個知名舞蹈團體「動能之光(Kinetic Light)」,他們使用獨特的手工製作出舞台坡道,並表演充滿活力的舞蹈;表演場地刻意增加無障礙座位、手語翻譯、音頻描述、用於感受音樂振動的氣球,以及感受舞台坡道表演者的觸覺桌。特別的是,這個舞團是由身障人士組成,希望透過動能之光,讓身障成為一種創造力和新美學的象徵。

動能之光身障舞者兼創辦人之一雪柏(Alice Sheppard)說:「我認為表演藝術以身障人士為中心, 能夠創造公平的美學機會。我希望透過這個舞團讓世人知道,殘障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強大且多元交織的創造力。」

動能之光的4名核心成員,包含了編舞和表演者雪柏、勞森(Laurel Lawson)、赫爾曼(Jerron Herman),以及燈光、影片及投影設計師馬格(Michael Maag)——他們都是身障人士。他們所有的合作者也幾乎都是身障人士。儘管演出歡迎每個人觀賞,但該團體的藝術是專門為身障人士設計的。

當音樂響起,觀眾能看見兩名舞者高高地懸掛在舞台上方,輪椅的輪圈上閃爍著朦朧光芒。他們拿著長長的帶刺鐵絲網,像網子一樣延伸到舞台上。當樂曲營造出氣氛時,他們下降,在半黑暗中緩慢旋轉,直到他們的輪椅停在地板上。

演出前,觀眾可透過觸覺展覽探索演出的布景、道具及服裝。有些座椅採用觸覺技術,使觀眾感受到音軌的振動。多種形式的音頻,能藉由專門的應用程式Audimance以各種組合播放,包括藝術家兼電影製片人格林(Cheryl Green)的詳細說明,以及一些知名人士的詩歌組。

雪柏指出,動能之光將身障人士的需求視為靈感及創新的源泉,「這是一種表演哲學,其中從燈光到音頻描述,作品的每個元素都旨在反映整體的藝術完整性,讓所有觀眾獲得豐富的作品體驗」。

身障藝術家 重新詮釋「完整」

他們其中一場表演主題《連線》(Wired),就將這些原則應用到了故事中。鐵絲網在現實中,被用於農業、監禁等,將人們拒之門外。然而在動能之光的舞蹈作品,鐵絲網則代表種族、移民及身障人士的連接線;雪柏、勞森、赫爾曼3人以吊鋼絲的方式,在整個表演過程中飛行,《連線》也是該團體對空中舞蹈的首次探索。

雪柏說:「正如手臂和腿是舞者身體的一部分,輪椅及柺杖也是身障藝術家身體的一部分。因此身障並不意味著不完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