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5縣食品輸台規範即日起放寬,衛福部於今年7月底預告,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開放品項產品,輸台時應檢附輻射檢測證明,至於日本限制流通的品項,仍無法輸台。食藥署昨晚表示,預告期間無特殊反對意見,新制於昨起上路。
公告內容有3大重點,分別為「維持禁止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產品品項輸台」、「維持福島5縣之所有產品輸入時,須檢附產地證明及輻射檢測證明『雙證』,並於邊境逐批檢驗」、「維持自日本所有輸入產品,均須檢附產地證明」。
依據原措施,林金富表示,日本國內限制流通產品,以及5縣的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限制輸入;新措施中,採取雙證加逐批檢驗的則為5縣開放品項,以及5縣的野生鳥獸類、菇類、漉油菜等類別。
原53國限制進口 剩4國設條件
國際上原有53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林金富說,目前已有49個完全解除管制措施,僅剩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與俄羅斯對風險產品停止輸入,或要求提供輻射或(及)產地證明。
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發生「311核災」事件,許多國家針對日本福島周邊食品採取緊急性暫時管制輸入措施,台灣當時也公告福島周邊5縣「暫停輸入報驗」,行政院在2022年2月宣布解禁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可進口食品須檢附輻射檢驗與產地雙證明,並採取邊境百分百逐批檢驗,至於福島5縣生產的野生鳥獸肉、菇類與漉油菜、在日本禁止流通的品項仍禁止輸台。
對此,日本農林水產省25日表示,台灣宣布放寬限制後,所有在日本流通的食品都可以出口台灣,包括靜岡縣的茶葉、岩手縣和宮城縣的海產都可出口,且無需放射性物質檢驗報告。農林水產大臣坂本哲志表示,「此舉是促進災區復原的積極一步」,將繼續推動解除所有剩餘的限制。
消基會強烈反對 稱潛在汙染高
不過,對於食藥署所說的「預告期間無特殊反對意見」,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反駁,消基會明明在預告期間便發出聲明強烈表示反對,難道消基會的意見不算「特殊反對意見」?吳榮達表示,根據7月輸入食品的檢測結果,來自日本的輸入食品仍檢出微量輻射食品,全面開放不是時機;而檢測出輻射的食品也未能溯及履歷,對消費者來說資訊仍未見透明。
本次開放的品項包括「野生鳥獸類」、「菇類、漉油菜」,吳榮達認為,野生鳥獸及野生植物,受環境輻射的暴露程度,影響較大,不像一般養殖、產種的農產品可控制其生產過程,此等品項食品潛在汙染的風險性更高。在未見日本輻射食品全面消滅、未過輻射半衰期之際,消基會認為衛福部應以國人健康做為政策最重要的考量,不應開放仍有輻射疑慮的食品輸入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