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土計畫法》原規畫明年4月30日上路,卻因紛擾不斷,藍綠立委紛紛提案要求延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籲閣揆卓榮泰扛責,充分溝通再實施,賴清德總統更指示政院整體評估。行政院坦言,確實有許多議題尚待克服,須花更多時間溝通取得共識。
朝野立委提案 延2年上路
《國土計畫法》2015年在馬政府時代完成立法,蔡政府接棒後曾展延1次,如今仍有子法配套不足、中央地方及部門缺乏整合、產業照顧與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近來不僅中央、地方互槓不斷,中央意見也分歧,為如期上路投下變數。
朝野立委已提案修法,將上路日期展延2年,未來國土新法勢必成為本會期攻防焦點,更成藍綠中常會重點討論議題。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陳冠廷、王美惠等20名立委昨天舉辦記者會,要求在無法達成全國一致前,應調整國土法實施時程,待充分溝通後再上路,引發討論。
對此農業部表示,尊重委員所提的意見,然而農業施政資源投入和《國土計畫法》並非對價關係,未來農業部也將持續研擬相關政策方案,並不會因《國土計畫法》上路或延後而中斷,目前規畫的所有政策及獎勵,皆是基於農民耕作模式及品項對於生態環境、糧食安全所做出的貢獻,而非補償,希望中央地方一起努力,共同建構穩定的農業生產、永續的農業生態、幸福的農村生活的農業體系。
如期實施?地方喊急不得
中央部會對《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是否如期實施意見分歧,內政部長劉世芳昨表示,「依法行政」的堅定立場,也三度強調「多溝通」,如期上路是最大目標。
包括桃園市長張善政、新北市長侯友宜等縣市長,都要求中央加強與地方溝通,張善政更強調「急不得的事情,就是急不得」。
朱立倫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國土計畫法》事關全體農民與農業發展,需有完整配套,尤其完成相關子法,中央地方需共同溝通,逾9個縣市政府表達困難,超越黨派之分。他呼籲卓榮泰扛起來,充分溝通協調再實施,不能像內政部態度強硬,一定會傷害台灣農業發展及整體國土規畫。
民進黨中常委王定宇、蔡易餘、陳亭妃、洪申翰、蘇治芬昨在中常會發言,對如期實施或展延意見分歧;賴總統也指示,將責成民進黨政策會整理常委意見,並整理更多資料給行政院,請院方下次代表中常會來列席,確保有收到常委意見。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行政院正副院長已多次邀集農業部與內政部開會,多次在政務會議釐清諸多方向與方案。在溝通及社會討論過程中,的確了解到有許多議題尚待各方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