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難覓】思之不得見 文/郭瑞祥 |2024.09.15 語音朗讀 5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蘇軾總是能在苦中發現樂趣,積極地對待命運的不公。圖/時報出版提供作者簡介 郭瑞祥 著名文史作家,專注於古典文化和歷史創作。近年來主要耕耘於宋史領域,已出版《大宋文官:變法視角下的宋朝士大夫觀察》、《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一看就停不下來的宋朝史》、《辛棄疾傳》、《李清照》等十餘部作品。圖/123RF蘇軾想像著會像李衡的家庭一樣愈來愈富裕,對李常十分感謝,把這些柑橘種在屋畔籬落。(示意圖) 圖/123RF 文/郭瑞祥對於蘇軾來說,最能考驗朋友「純度」的是在黃州。貶黜黃州後,蘇軾基本不主動與外界聯繫,許多舊交為了避嫌,也盡量減少與蘇軾來往。然而這一時期,他給李常的書信有十封之多,可見與李常的關係如精金美玉,禁得起烈火的淬鍊。蘇軾在黃州生活困頓,但依然風趣,他安慰老朋友說:「我到五十歲才懂得過日子,就是『小氣』,當然,對於我們這些文人,不能說『小氣』,應該說『儉素』,和那些窮人不一樣,我們『淡而有味』。」蘇軾又引用《詩經》「不戢不難,受福不那」,說生活有節制,會有福氣。彼時李常被調回京,任太常少卿,蘇軾開玩笑說:「在京城那樣一個花花世界,更需要節制和節儉,所以把我的生活經驗分享給你。」總是能在苦中發現樂趣,積極地對待命運的不公,這就是蘇軾的灑脫。離開黃州,蘇軾遊覽泗州南山,有詞〈浣溪沙〉:「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在別人看來不值一錢的青菜野炊,蘇軾能吃出「清歡」,也就是與李常說的「淡而有味」。李常把新作的詩詞寄給蘇軾看,內容充滿了對蘇軾的同情。蘇軾回信說:「我雖然年老且窮,但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能夠微笑面對生死。如果看見我窮,就同情心氾濫,那和不學道的人有什麼區別呢?您是道行高深之人,因為太愛我才這樣失態。」蘇軾再次寬慰李常:「讓我們把個人的禍福得失交給上天吧!」因這些話涉及對朝廷的「不滿」,蘇軾特意叮囑,看過之後一定要把這封信燒掉。看來他在李常面前說話才無所顧忌。人情往來、生活瑣事,他們之間可謂無話不談,比如談自己在黃州的生活,談蘇轍在筠州夭折了一個女兒,談朋友劉攽的詩詞風格,談回文詩,談一年四季哪個節日最美。潮州朋友吳復古給蘇軾寄來禮物,其中一種叫扶劣膏,樣子像羊脂但比羊脂堅硬,盛在竹筒中。蘇軾沒見過這東西,揣摩一定是名貴之物,但不知道如何使用,便寫信向李常求教。美好情誼 點滴心頭元豐五年,蘇軾在黃州得到一塊坡地,經過整理、翻挖之後,種上小麥、黃桑、棗樹、栗樹。李常在淮南西路提刑任上,從霍山給他運來一批柑橘樹。三國時,吳國丹陽太守李衡的妻子十分嚴厲,不讓李衡治家業,日子過得很清貧。李衡在外面偷偷買一塊地,種了上千棵柑橘樹,臨終前才告訴家人。等柑橘長成,歲入千匹絹,家裡過上了小康生活。蘇軾想像著會像李衡的家庭一樣愈來愈富裕,對李常十分感謝,把這些柑橘種在屋畔籬落。是年,柑橘結果,蘇軾品嘗味道香甜,作詞〈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元豐七年,蘇軾得到敕令,離開黃州,可以享受有限自由了。他途中歇腳、遊覽的第一站是廬山。李常是永修人,離廬山很近,小時候與弟弟李布在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僧舍讀書,學習非常刻苦,抄書九千卷。出仕之後,李常把九千卷抄書留在僧舍,供後生閱讀,人們稱為「李氏山房」。這也是蘇軾遊覽廬山的原因之一。參觀李氏山房後,蘇軾感慨李常有這麼好的讀書之所,何苦還要去外面做官呢?不如歸來過逍遙自在的讀書生活: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顏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語,匡山頭白早歸來。「謫仙」是蘇軾對李常的專稱。隨後,蘇軾還到修水參觀了李常和兄長李莘的故居,寫了一首長詩表達對李常兄弟的景仰,其中有句曰:「何人修水上,種此一雙玉。思之不可見,破宅餘修竹。」「遙想他年歸,解組巾一幅。對床老兄弟,夜雨鳴竹屋。臥聽鄰寺鐘,書窗有殘燭。」蘇軾年輕時與蘇轍有「夜雨對床」之約,蘇軾以己度人,想著李氏兄弟或許能修得此緣。這是對李常的良好祝願,也包含著對自己未來的美好憧憬。只是,無論蘇氏兄弟,還是李氏兄弟,最終都未能如願。史載元祐五年,李常赴成都任,卒於途中。(摘自《遇見東坡,是因緣:有趣的靈魂吸引有趣的人》,時報出版) 前一篇文章 【生死攸關】剖析犯罪現場 下一篇文章 【放眼天下】恐懼文化蠢蠢欲動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認識身體】臭皮囊【透視親子關係】在責任和歉疚感之間【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