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藍筱琦
編按─作者隨外派先生移居荷蘭超過十年,不同的文化衝擊,讓作者在經營家庭生活時,面臨許多挑戰,也學習用不同的思惟處理事情,從她的經驗分享,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元的世界。本專欄將於每月第二、第四個周一見報。
我正在大膽實驗一件事:孩子十八歲開始,不再給零用錢。這個實驗仍在進行中……
兒子當大一新鮮人已半年多了。荷蘭大學真的跟傳說中一樣,進去容易,但要成功畢業很難!新生訓練時,兒子就聽說大一會刷掉一半的學生,他們沒有通識課程,開學第一天,電磁學、電路學等專業科目就直接來了,我常常看到家裡這位大學生,讀書讀到摔筆撕紙的。
另外,每六周就有一次段考,及格與否決定有沒有得到學分,要有足夠的學分才能進到第二年。聽說新生錄取二百五十名,半年後目前剩一百七十名學生。即便如此,我看兒子似乎也沒有少玩到,時不時就有趴踢,特別是剛開學那幾個月,很多活動。
回到正題,我聽說不少荷蘭家庭,在孩子十八歲成年後,就不再給零用錢,讓孩子自己打工,自己賺錢自己花。十八歲成年人可以投票,可以考駕照,健保開始單獨立一戶,要自己掛號看醫生,要自己拿藥;除此之外,家長無法看到他的銀行明細除非他授權。我想來實驗看看不給零用錢,但諸多擔心……
第一,我擔心他花時間打工,沒用功唸書;第二,我擔心他賺的錢不夠用,沒錢跟朋友出去玩,沒錢約會,影響社交;第三,擔心他為了賺錢,沒空發展遠大理想;第四,最擔心他因此太看重錢,用錢定義一切。
我想讓他自己打工賺錢,因為兒子大學離家不遠還住家裡,等於我負責學費與吃住。大學生的交通費政府有贊助,所以,一方面希望讓他自己體驗一下,工作賺錢再花錢的順序;一方面覺得直接給他零用錢,可能就會花錢沒節制,想想他還有一點經營網站的收入,就算不給他零用錢,應該撐得下去。
後來證實,沒打工的時間,他也不一定會用來唸書,也證實到目前為止成績沒掉。自從我沒給他零用錢,他會主動找家教和到咖啡廳打工,期中考後,還存到錢買機票,跟朋友去紐約玩,也有錢買情人節禮物,雖然似乎也沒什麼遠大目標,這也很正常。第四點我仍舊小心謹慎照顧著……華人給人的印象,開口閉口只講錢,千叮萬囑絕對不可以討論薪資問題。
實驗仍在進行中,但對媽媽我來說,也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好處。因為,外食超貴且最近通膨又漲了,在家吃不用花錢,他沒事就會回家吃飯,飲食正常均衡;我還會請他朋友來家裡吃飯。另外還發現一個好處,如果要臭男生整理房間,就約他女友來家裡吃飯!不但沒有髒衣服堆,房間還會香香的。
照片是兒子拍的紐約,因為是背包客,行李要加錢,三個男生真的只帶書包大小的行李。廉航在冰島轉機,到一個超遠的紐約機場,他同學為了省行李空間穿了三件褲子在身上,還被海關關切。他們說走就走,把錢花光回來再繼續打工,繼續念書,聽說他已經跟同學們在計畫明年的假期要去哥斯大黎加玩!給自己賺零用錢,無憂無慮的年輕人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