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間】 少了手機 生活更美好

文/陳懶人 |2024.08.26
327觀看次
字級

文/陳懶人

自從手機壞了以後,連通訊軟體也無法使用,這件事竟出乎意料的令人焦躁,我三不五時就撥室內電話給鄰居問:「群組有沒有重要訊息?有人找我嗎?」

記得第一次使用智慧型手機約莫是十年前,那時的我仍使用傳統手掌型貝殼機,不過丈夫還是從手機行帶了一支回來。我望著路上男男女女彷彿中毒般的拚命滑手機,信誓旦旦地承諾自己,絕不會手機成癮。

十年歲月狂奔,不知從何時開始,手機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經常點開通訊軟體發送、接收訊息,有時和三五好友外出吃飯,一桌子四人沉浸彼此虛擬世界,想說個話甚至是用傳訊息的方式。

沒有手機的頭幾天確實十分急躁,以為自己和世界、朋友圈完全斷線,想找不遠處的丈夫幫些忙,也是先尋手機一陣後,猛然發覺它早已故障,才不甘不願的走去丈夫所在的書房。但幾天以後,原以為斷了的線似乎重新連起來了,和丈夫說話、閒聊的時間變多了,往日常因文字的多義性和已讀、未讀而起伏不安的心情也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心平氣和地溝通、討論,不知從何時起,已被遺忘的紙本書閱讀,也重新安排回日常生活。

一個月後,終於買了一支新手機,但不再像從前一般沉迷,頂多訂鬧鐘、撥通電話和偶爾回個訊息。

那天,和丈夫一起走去圖書館還書,左方一片綠油油草原,薰風襲來,感覺人生愜意,歲月靜好。

「放下手機後,步調變慢,生活裡的小美好也一一浮現呢!」一旁丈夫忍不住微微一笑:「是啊,我倆之間的話也比以前更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