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宜蓉(貝媽)
今天是貝貝非常期待的行程,要和珮玲阿姨去海邊撿玉。
我們在加拿大一個月,都寄住在我朋友珮玲的家。她把家裡打點得整潔雅致,陽台的植栽綠意盎然,饒富生氣。而屋子裡最為特別的,當屬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頭收藏。
曾經,珮玲是一個愛撿石頭的小女孩,如今,她已成為一位地質學家。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她向我們介紹各種石頭,還把一小塊玉放在手機的手電筒光源處,教我們從玉內部的透光,分辨它和其他石頭的不同。這番精彩的講解使貝貝徹底迷上玉了,一心要和阿姨去海邊撿玉。
來到海邊,看到不少人帶著大型犬,他們會拾起漂流木用力一擲,狗狗就會向前狂奔,衝進海裡撿木頭。相對於狗狗的動感,我們三人就是靜靜蹲著,低著頭,在遍地的石頭裡尋尋覓覓。
每當貝貝找到疑似玉的石頭,就會找珮玲鑑定,珮玲總是耐心教她怎麼看:「妳要先認得妳不要的,才能認出妳要的。」我在一旁聽他們的對話,覺得他們談的是撿玉,而我聽到的是人生。
我想幫貝貝找玉,卻只找到石英。起初,貝貝欣然收下我撿到的石英,畢竟比起滿地數不清的花崗岩、玄武岩,石英算比較稀少。不過當我撿到好幾塊石英之後,貝貝宣告:「我不要石英了!」她不想帶走太多石英,她最想要的還是玉。
然而貝貝也一直找不到玉,她無精打采地說:「玉好難找喔!」珮玲安慰她:「我們慢慢找,如果玉像石英一樣多,妳怎會那麼想找到它?」珮玲說得有理,貝貝不再抱怨,繼續低頭找玉。
愈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愈是吸引我們去追尋,如果你真心想要,就不要輕言放棄,放棄,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以往,我也曾多次帶貝貝去海邊撿石頭,但如此專注地找玉,並且持續找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這還是頭一次!多虧了我們身邊的這位地質學家,她讓我們對石頭有了更多的認識,因而產生了更為緊密的情感。
我們最終找到了一些石英、燧石、玉髓,當然也找到了幾塊玉,通通都要帶回去,再仔細地鑑定。回家的路上,貝貝說:「我們下次再來撿玉吧!」誰會不喜歡這個提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