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慶祝1周歲生日,環境部長彭啟明(中)與前環保署長沈世宏(右起)、簡又新、張子敬、蔡鴻德一起切蛋糕。圖/林澔一
【本報台北訊】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在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拋出2032年減碳50%的說法,彭啓明多次形容有如「登月計畫」般困難,不過昨卻在環境部升格周年記者會上,拋出2032年減碳40%的新目標。彭啟明強調,目前各部會已在盤點和協調方法,將會全力以赴。
環境部昨升格滿周年,昨舉辦慶祝活動,包括前環保署長簡又新、沈世宏、張子敬、蔡鴻德等人均出席。彭啓明表示,環境部過往是監管者的角色,未來則將以整合者、推動者推動全台力量,明年碳費制度將正式上路,2026年的綠色成長戰略將籌畫結合綠色金融每年千億投入,帶動兆元級投資並創造百萬個綠色工作機會,朝向2032年減碳40%的目標。
實際上,因應2050淨零碳排, 環境部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訂定5年為1期的階段管制目標,第1期(2016至2020年)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要較基準年2005年減2%;第2期(2021年至2025年)較基準年減少10%,第3期(2026年至2030年)國發會則提出國家自定貢獻(NDC)減排目標24%。
然而我國202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僅較基準年減少1.88%,2022年更僅較基準年少1.77%,彭啟明過去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坦言,明年幾乎難達到10%的減量目標。
對此,彭啓明表示,本月初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後,賴清德總統希望在減碳上能有更積極的目標,如果賴總統能夠連任,2032年內是共同的目標,「減量40%是我個人衷心的期待」,會窮盡一切方法來做到。
環團質疑,訂目標當然可以,然而連達成2025年、2030年目標都不大可能了,認為彭啓明訂的目標過於眼高手低,光是喊話沒有意義,若有心要拚,就應訂出具體計畫。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表示,環團樂觀其成,但現在喊也只是喊時間、數字而已,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