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斷食善終」的迷思與 再省思(五)

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4.08.18
792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斷食善終」的盲點與迷思(續)

在上周的文中,我點出「斷食善終」的盲點與迷思,「斷食」不等於「善終」,「善終」不需要「斷食」。「斷食善終」是為了「求死」,採用「斷食」的手段及早結束痛苦的生命,卻未考慮到未來生命的開展,以為這樣的結局就是「善終」,其實是非常消極且負面的認知。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求往生」絕非「求死」,而是要保留精神與體力,集中心念跟佛、菩薩感應道交,欣求往生佛國淨土或者乘願再來娑婆世界,這是非常積極且正面的。

我在上上周的文中指出,中村仁一醫師在其著作《大往生》的最後一章(終章)提出「斷食往生」,卻未詳細解說其意涵與精神,極易造成大眾「斷章取義」式的誤解乃至曲解,所以我說「斷食往生」一詞可說是該書最大的敗筆。不過整體而言,《大往生》一書中絕大部分涉及醫療、疾病、生命與死亡的觀點,都是相當正確與正向的,非常值得大家認真深入地閱讀。至於在終章才提出的「斷食往生」,則是與前面五章(特別是第二章)的說法相互矛盾,可說是該書僅有的瑕疵與最大的敗筆,有關這一點,現在要來跟大家分析解說,不過我先對該書做一整體評述。

中村仁一醫師《大往生》一書的綜合評述

中村仁一醫師的《大往生》一書的中譯本於二○一三年六月出版,我在二○一四年就閱讀過了,其中絕大多數的觀點,都與我不謀而合,諸如主張要「自然死」、現代醫療科技無法讓我們死得有尊嚴有品質、不要拖過人生的賞味期等等,所以我也將此書廣為推薦給我的學生和讀者。

中村醫師的《大往生》這本書最大的特點與優點,就是他坦然而無懼地面對及接受「衰老、疾病、死亡」,而且以身為醫師的專業知識背景與臨床實務經驗,誠實而率真地坦言: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我們最幸福的生命終點,而是要回歸、順應大自然的生命機制。中村醫師向社會大眾揭露了許多與疾病和死亡有關的事實,諸如:即使是癌末,也可以沒有痛苦而死亡;大多數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接受癌症的治療」;不是因為不吃而死,而是因為「死時到了」而不吃;很多人認為罹患癌症是很痛苦的事,其實治療癌症才是最痛苦的事;不要把「老化」當成「疾病」,「本來隨著年齡老化,身體哪裡會變差就是正常的」,原因就是老化,所以不需要醫生和藥這些東西,我要特別節錄引述該書第二章〈「竭盡所能的治療」就是「盡可能讓你痛苦」〉中的一些內容,來幫助大家理解中村醫師的一些有關「自然死」的主張。在第三節〈「自然死」的過程〉中,作者說道:一個人在將死之際,會經歷「飢餓」和「脫水」,但不是一般日常情況下的「飢餓」和「脫水」,因為生命之火已經快要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一點也不會餓,也不會渴。人類要生存下去,就一定要吃喝食物,但是當生命力已經非常衰弱時,就不需要這樣的行為。「飢餓」時,腦內會分泌嗎啡物質(腦內啡),讓人充滿愉悅,也會有滿滿的幸福感。「脫水」時,會因為血液變得濃稠的緣故,讓人意識指數降低,陷入朦朧的狀態。

此外,人在將死之際,呼吸狀態也會變差。呼吸的目的在於將空氣裡的氧氣送進體內,再將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當這種功能無法充分進行時,表示氧氣不足,身體陷入缺氧狀態,或體內囤積過多的二氧化碳,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陷入缺氧狀態時,腦內就會分泌嗎啡物質,具有麻醉作用,能幫助減緩死亡時的痛苦。

由此可見,死亡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活動,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甚至於不會有疼痛和苦楚,也不會有不安與恐懼以及寂寞,而是會在有如半睡半醒的朦朧狀態中,前往另一個世界。

在第二章的第九節〈不是因為不吃而死,而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中,作者說道:即使近代醫學已經非常發達,能夠透過延命治療來延緩「死亡」的到來,也無力迴避「死亡」的發生,卻得換來強大的痛苦。所以若說「竭盡所能的治療」,幾乎就和「盡可能讓你痛苦,讓你嘗盡地獄的滋味」同意,應該一點也不為過。此外,儘管從嘴巴攝取食物是很自然的生命活動,但是既然病患本人的身體已經不接受,如果還硬要把病患的嘴巴打開來餵食物,同樣也是殘酷的行為。

明白地說,臨終的人時間到了就會主動不吃不喝,所以說:不是因為不吃而死,而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