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患有接觸性皮膚炎等,用力搔抓是大忌,易導致症狀惡化。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全台各地近來時常出現間歇性大雨,天氣變得潮溼、悶熱,許多人感覺皮膚黏黏、搔癢不斷。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近日天氣變化,容易引發皮膚疾病,臨床發現,接觸性皮膚炎、毛囊炎、黴菌感染三大疾病患者人數激增三成,提醒皮膚出現搔癢、紅疹、脫皮等症狀,應速就醫。
趙昭明指出,皮膚為身體最大的器官,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刺激,當皮膚患有接觸性皮膚炎、毛囊炎、黴菌感染等,常常用力搔抓,但此為大忌,一旦皮膚過度出現傷口時,如果持續搔抓或接觸汙水,容易引起繼發性感染,造成症狀惡化,如以抗生素、抗黴菌藥物治療兩、三天後,症狀仍沒有好轉,應盡速回診。
趙昭明提醒,若皮膚傷口持續惡化,將會形成蜂窩性組織炎,且若身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必須特別注意,一旦皮膚感染嚴重,蜂窩性組織炎還可能進一步惡化成敗血症,恐有生命危險,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