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處著眼】從餐具看食安

文/張子筑 |2024.08.13
248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子筑

電視上播報食安意外事件,喝到有蟑螂的珍奶、買到過期食品……看得民眾心裡惴惴不安,深恐哪天不慎陷入食安或中毒風險中。

有次到餐館,服務生親切引領入座,不久奉上檸檬水。時值盛夏,剛步行了一段路,口正乾,老伴即刻舉杯暢飲,我也伸手拿杯,正當就口之際,忽見杯緣有一抹粉色,仔細瞧,狀似殘留的口紅,突覺噁心,於是起身告知服務生並藉口臨時有事,不克用餐。

餐具是飲食最親密的器皿,店家如果連餐具都做不到潔淨,不能把關好這與顧客的第一類接觸,遑論消費者看不到的餐點製作能有多衛生,食材能有多安全。乾淨的餐具給人第一眼的好印象,食物入口更加美味,增添用餐愉悅。反之,花了錢換來一肚子提心吊膽的「食在不安全」,衍生出健康問題就後悔莫及。

通常瓷器、玻璃杯洗淨後清潔溜溜,顯得晶亮無比,比較不容易留下細微殘渣,我會選擇使用這類器皿的店家消費。有些餐館或小吃店會使用美耐皿餐具,我會注意器皿是否褪色或有刮痕,盤底是否有刷洗不掉的沉積物,是否汰舊換新。從這些餐具的表徵就可窺出端倪,明白商家對「食安」的關注態度如何,視為光顧的指標。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無論餐廳或小吃店都隱藏讓人不安的疑慮。為自己健康把關,每個人都該提高警覺,防範危害健康的事情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