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鈺龍 (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傳系系主任)
第3次承辦夏季奧運的法國巴黎終於完成使命,閉幕典禮好萊塢巨星「阿湯哥」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正於歐洲拍攝《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系列電影,現身閉幕式助陣,國際奧會會旗在阿湯哥騎上重機的保護下,傳遞到洛杉磯,正如表現橋段充滿好萊塢劇情,世界各國的選手也在巴黎奧運競賽期間,紛紛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巴黎是這場「不可能的任務」大戲的最佳導演,開幕式將塞納河轉化成一個流動的舞台,融入兩岸建築成為背景,將序曲與12個主題表演穿插運動員搭乘船隻進場,開幕典禮在無法進行完整彩排的情況下,辦到了這項艱鉅的任務,在奧運史上留下青史。
巴黎將奧運舞台架好,並且注入平權、永續、環保等精神,各國好手粉墨登場後,都有令人驚歎的表演出現。「不可能的任務」戲碼,幾乎天天在各場館上演。
根據大會統計,共有5支代表團在巴黎奧運迎接隊史第一面獎牌,多明尼加在女子田徑400公尺,聖露西亞在女子田徑100公尺攻下金牌,另外阿爾巴尼亞、維德角和難民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Team)都獲得銅牌。
瓜地馬拉和非洲南部的波札那,都在巴黎奧運迎接隊史首金,這兩支隊伍的奧運第一面獎牌,才剛從2012年倫敦奧運拿下,今年則將成色提升。
中華代表團也是驚喜不斷,羽球男雙的金牌衛冕,我國奧運拳擊史上林郁婷的首金,也讓國人士氣大振。雖然2金5銅的獎牌總數不如上屆,但每一面獎牌背後,都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拿下。
美國代表團與中國大陸代表團在獎牌榜一路膠著,直到美國女籃隊金牌戰以1分險勝法國完成8連霸,拿下大會最後一面金牌,才以40金與大陸打平,靠著較多的銀牌數站上排行榜首位。另外,南韓在射箭、大陸在桌球的主宰,繼續在各國前面豎立無法超越的高牆。
藝術總監喬里(Thomas Jolly)把閉幕式移回法蘭西體育場(Stade de France)舉行,並將表演定名為「Records」,選手各項演出回應這項主題,並藉由湯姆克魯斯的高人氣與電影《不可能的任務》高票房的投射,成功把奧運承辦權從「文化的巴黎」傳遞給「好萊塢的洛杉磯」。
巴黎挾著第3度承辦奧運的底氣,加入一系列的永續發展措施,將對未來的承辦城市建立榜樣。儘管也有不少負面的批評,巴黎終究華麗轉身,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