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113分發入學將於15日放榜,教育團體評析,近年升學趨勢明顯往理工、電資等科系傾斜,申請入學時大批1類組文法商相關科系名額回流分發入學;又碰上1類組學生近年人數減少,今年分科測驗選擇應考歷史、地理、公民的學生,若志在1類組科系,有機會於最後階段「撿漏」,分發上較前端的1類組校系。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分析,今年分發入學對私校而言應暫時止血,一般大學招生趨於樂觀;對學生而言,今年報考分科測驗歷史、地理、公民的學生均比去年略少,但申請入學時不少國立大學文法商管等科系未招滿,名額都會回流分發入學使用,且傳統2、3類組科系受時事影響競爭激烈,跨考者應非太多。
測驗範圍加深 2類組難跨考
綜觀今年趨勢,魏佳卉談到,若學生志在1類組科系,評估部分如國貿、管理、企管、外交、地政系、外語、歷史等國立大學科系,於分發入學階段有機會「撿漏」,競爭人數減少配上國立大學科系名額回流,若學生填志願時勇敢往前填,相較往年有機會分發上較好的校系。
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則認為,考招改制後,分科測驗範圍包括高三加深加廣選修內容,2類組想要再跨考、搶1類組相關科系,也不見得吃香。
高孟琳指出,「沒上過課、自己讀,多少還是會和1類組學生有差距。」頂多拿到基本盤分數,尤其今年公民等科目深層概念試題便不見得能拿到分。評估2類組學生想跨1類組搶校系不容易,但整體趨勢應和去年差不多。
文大大傳系教授王翔郁則談到,普通大學近年狀況都是學生傾向讀理工科,1類組科系競爭者相對少,對1類組興趣明顯且優秀的學生,選校系時確實較吃香。
寄存名額趨緩 私校將拚實力
113分發入學將放榜,若先前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名額未使用完,均會回流分發。但近年隨學生數減,分發入學也多留下數千個名額未使用,根據教育部高教司資訊,部分私立大學為此兩年間已寄存減招1000多個名額,學界評估,今年分發入學仍會有缺額,但寄存名額將趨緩,私校縮減規模後未來將比拚辦學特色等硬實力。
自111學年招生缺額1.4萬個創下歷史紀錄,112學年也有逾6000個缺額。名額數比學生數多,迫使私立大學近年寄存減招,高教司統計指出,近兩年文化大學已寄存減招約1790個名額,靜宜大學約460個、真理大學約530個。
總體觀之,近年大專校院每年寄存減招名額總計達上千個。元智大學副校長徐澤志分析,寄存減招是大學碰上招生困難最直接的反應,過去2年私校大批寄存,主要還是為了顧面子,但寄存實際上對學校成長、續存沒有太大幫助。徐澤志評估,「寄存真的沒什麼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