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台灣癌症基金會
癌症是一團過多繁生的細胞群,不遵守正常細胞的生長規律,因此長到一定程度後,還會繼續生長下去而形成一個腫塊,並壓迫旁邊的組織而造成症狀。雖然有些良性的腫瘤,也會長得很大,但是它不會發生轉移,因此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會到處轉移,而這種轉移,往往在癌症或在臨床診斷之前就發生。
症狀生成 增生轉移
譬如說,癌細胞在被診斷出來的時候,最小的大小在1公分,細胞數約有10億個,大概分裂了30代,而分裂到40代的時候,就會造成人的死亡,而癌細胞在長至10千萬個,大小約0.2公分,大概分裂至22代時,會誘導新生的血管,長入腫瘤的組織內,此時癌細胞就會藉新生的血管,轉移到全身,只是我們在診斷的時候,尚未發現而已,這種轉移,我們稱之為「微小轉移」,它是日後發生再發及遠處轉移的痛灶。
因此,癌症的特性,除了不斷的成長及壓迫局部組織外,它還會發生轉移,因而無法根治,最後導致人的死亡,這是癌症最可怕的地方。
細胞蛻變 改變正常
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蛻變過來的,這涉及細胞的基因改變。目前已經知道有兩種基因與癌症的形成有關,一種是致癌基因(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蛻變過來的,這涉及細胞的基因改變。目前已經知道有兩種基因與癌症的形成有關,一種是致癌基因(oncogene)。一種是抑癌基因(suppressorgene),癌症的形成往往由數種致癌基因的活化或數種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所累積而成的。
一般而言,單純的致癌基因被活化與血液腫瘤較有關係,譬如血癌、淋巴瘤等,而日前大部分我們所看到的癌症,如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腦瘤、膀胱癌等,都與抑癌基因的缺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