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河童
文/陌上君
晉朝太和年間,廣陵有一個人名叫楊生,他養了一隻狗。他很非常喜愛這隻狗,平日無論做什麼事,總是和牠形影不離。
有一次,楊生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一處大片積水窪地附近的野草叢裡,完全不醒人事。當時正值隆冬,天乾物燥,野火開始燃燒起來,寒風正盛,火勢更加猛烈。眼見野火快燒過來了,這隻狗很替主人焦急,一直不斷的吠叫,也想試圖叫醒楊生,可是楊生仍渾然不覺,沒有醒過來。
這隻狗寸步不離,眼見危險逼近,牠看那一片水窪,便把自己整個身體浸泡到水漥裡,再把沾在毛髮上的水抖落在楊生周圍的草地上,如此來回好幾趟,當火勢延燒過來時,因為草溼,形成一圈防火線,沒有燒到楊生,楊生因此逃過一劫。第二天,楊生醒來之後,才知道狗救了他一命。
後來有一天晚上,楊生帶著他的狗趕夜路,不小心掉落乾涸的井裡。他的狗在井邊叫喚了一整個晚上,天亮時恰好有一個路人甲經過,聽見狗在井邊吠叫,心裡納悶,過去一看,發現楊生掉在乾井裡面。
楊生對路人甲說:「請你救救我!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路人甲說:「如果你願意把這隻狗送給我,我就救你上來!」楊生這麼喜愛這隻狗,怎麼可能答應呢?他告訴路人甲:「這隻狗救過我的命,不能送給你。不如你換成其他東西,我絕不吝惜。」路人甲回答:「既然如此,那就對不住啦!」轉身便要離開。
這時狗伸頭看了看井裡的楊生,楊生會意,便把路人甲喊回來:「喂!兄台!好!我答應你,你救我出去吧!」路人甲把楊生從井裡救出來後,牽著狗離開了。過了幾日之後,那隻狗又跑回楊生身邊了。
故事中的狗和路人甲形成一個鮮明對比:狗對人類忠心耿耿,誰對牠好,牠就對誰好;反觀人類,如故事中的路人甲,在救人於危難之時,還能心生貪念,竟不如一隻小狗,是不是很諷刺呢?不過,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還是見義勇為的,不需要時時對人草木皆兵,但我們需要藉此對人性保持清醒的認知。
最重要的,萬物皆有情,動物是有靈性的,無論什麼時候,狗都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既然決定養牠們,就好好善待牠們,對牠們的一生負責,因為你的世界裡有很多朋友,但牠們的世界卻只有你,所以千萬不要隨意棄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