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利空 社區藥局恐現關店潮

 |2024.08.05
3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營運紅利逐漸消失,醫院、大型連鎖藥局高薪搶人,加上明年衛福部食藥署實施「西藥優良運銷準則」(GDP)政策,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在3大利空襲擊下,預估明年將掀起關店潮,小型連鎖藥局首當其衝;此外,藥品運銷成本提高,指示用藥也將再漲價。

全台藥局 超過1萬家

台灣便利商店密度排名全世界第2,總數超過1萬3000多家,僅次於南韓;至於台灣藥局,家數之多,同樣驚人。依財政部統計,2023年藥局達1萬584家。黃金舜表示,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發現社區藥局賺錢容易,紛紛投入市場,估計2、3年間增加了1000多家藥局。

黃金舜表示,疫情期間,許多民眾至藥局購買口罩及快篩,「有人潮,就有錢潮」,這讓不少社區藥局每月獲利較疫情之前增加3成,可以用高薪資聘請藥師。但疫情解封之後,台北榮總、馬偕、新光等醫院紛紛為藥師加薪,或是提供藥師宿舍,讓藥師逐漸回流至醫院。

藥師回流醫院,小型連鎖藥局首當其衝,原因在於大樹、杏一等大型連鎖藥局,提供藥師較高的薪資福利,人力不至短缺,但小型連鎖藥局無法與其競爭。

黃金舜說,他在藥界服務多年,了解連鎖藥局規模如果超過百家,則沒有什麼經營優勢。

5年內 業界將哀鴻遍野

經營小型連鎖藥局的王姓藥師說:「關門是丟臉的事,大家還在咬牙苦撐著。」新冠疫情結束後,藥局受惠於防疫商品的紅利已大幅衰退,加上藥師流動率高,預計明年起將有不少藥局關店,5年內恐將哀鴻遍野。

此外,食藥署積極推動「西藥優良運銷準則」(GDP)政策,副署長王德原表示,至明年12月31日前,所有執行西藥批發、輸入及輸出的業者均需符合GDP,零售業者不在此限。

換言之,明年以後運輸車輛必須符合GDP規範,才能執行藥品運銷,違者將開罰3萬至200萬元罰鍰。

黃金舜說,此舉對社區藥局造成相當大的影響,部分業者恐將運送成本轉嫁消費者,預估未來藥品售價恐調漲5%至10%,這無疑也增加小型連鎖藥局的營運成本,明年恐出現關店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