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釗月
我認為閱讀是這麼一回事:將作者從肉身中拋出的話語,透過眼睛讀取,讓這些詞句通過視覺細胞、大腦細胞等等再次回到肉體系統裡。然而,其實肉身的物理運作,似乎未必需要這些語言或文字資訊?
隈研吾在《擬聲.擬態建築》一書中提及,對建築理論家桑珀(Gottfried Semper)來說,建築是一種編織物,是衣服的同類。隈研吾進一步說:「與生物的身體一樣,不是只有骨頭在支撐身體的構造,肌肉、筋以及皮膚也在構造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回讀前言,他提到書名的初衷,是在工作時以日語的疊字詞發布任務,藉此給團隊成員發想的空間,不急著用特定的詞句框限。
那些聽起來像是牙牙學語中的文字,如同新生般,在不同的成員(不同的身體)中,長出不同的芽孢,漸而撐起一件建築設計(身體外的衣服)。
而我發現,當我們閱讀,咀嚼這些作者拋出的話語時,也有類似的趣味。那些文字進到肉體系統後,也像筋、肉,或者韌帶、膠質等,是支撐起建築這件衣服的重要存在。
隈研吾在與成員的討論中品嘗到驚訝和雀躍。「我覺得這就是設計最棒的醍醐味」,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