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春榮
「糟糠之妻」,有些人不求甚解,望文生義,以為這個成語指妻子不知保養,年華老去,容貌醜陋。因此,男人一旦飛黃騰達,便見異思遷,「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認為「糟糠之妻要下堂」,帶出多少破碎家庭。君不見民間相傳負心漢陳世美的故事,到頭來沒有好下場,終遭包公問斬。問題是現代陳世美仍一再出現,令人不勝唏噓。
事實上「糟糠之妻 」應接「不下堂」,這是一句千古名言,指夫妻在貧賤時相互扶持,既有浪漫之愛,又有古典之情;尤其在患難中彼此相知相守,不離不棄;兩人一心一意,情逾金石,綻放歷久彌新的光輝。而東漢宋弘義正辭嚴透過這七個字,恪守夫道,一錘定音,成為現代婚姻典範。
東漢王莽篡位,派兵捉拿劉秀。雙方交戰,劉秀手下大將宋弘身負重傷,逃至饒陽境內。追兵在即,劉秀不得不將宋弘託給一戶鄭姓民家養傷。鄭姓為人敦厚,待宋弘如親,而鄭姓女兒,溫良賢淑,更是煎湯熬藥,噓寒問暖。宋弘深受感動,兩人日久生情。等宋弘康復,兩人結為夫妻,恩愛日篤。
「糟糠之妻不下堂」,即出自《後漢書‧宋弘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其姊湖陽公主新寡。問她:「朝中大臣最欣賞誰?」湖陽公主思索片刻,直言:「宋弘威儀、德行、才幹,無人能及。」劉秀一聽,深知姊心意。
某日,劉秀宮中召見宋弘,讓姊坐於屏風後。劉秀便引俗諺:「貴易交,富易妻,乃人之常情。」宋弘聽出劉秀勸婚之意,不卑不亢,正色答:「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說明自己夫妻情深意重,絕非貪圖富貴薄倖之輩。
劉秀一聽,得知宋弘今生對妻的承諾與堅持,矢志不移,只好對姊說「此事不諧矣。」似此對話,正見光武帝心量,不以權貴相逼宋弘,各守各的分際,遂成就史上難得的美談佳話。
無可諱言,宋弘回答的後七個字,發聾振聵,擲地有金石聲;開門見山,完全沒有妥協餘地,連光武帝也無法置一辭。似此光明磊落,義薄雲天的男子漢,不得不讓吾輩敬佩折服。
無可置疑,「天地之道,肇端乎夫婦。」而夫婦情義,就是「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要的就是一生一世的分享與分擔,相互扶持;分享快樂,快樂增加一倍;分擔痛苦,痛苦減輕一半;甚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直指正信正念,既然牽手,便不隨便放手;自《詩經》起,講究的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同甘共苦,有你最好。
因此,相對於現代負心漢的冷酷無情,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即展現愛的積極性格,熠熠揚輝;沒有模糊空間,沒有嫌貧愛富的貪婪,更沒有家花不如野花香的喜新厭舊;足為現代暖男的表率。尤其宋弘捍衛自家婚姻,天清地寧,拒絕自己變成「帶來風風雨雨」的破壞王;凡我正正經經的男子,自當「有為者亦若是」。
事實上,這樣的男子,能持戒修定,不受誘惑,必享五種福報,《般泥洹經》云:「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稱譽。二者、不畏縣官。三者、身得安隱。四者、死生天上。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可謂有五利無一害。試看宋弘斬釘截鐵的七個字「糟糠之妻不下堂」如黃鐘大呂,發人深省,一語動人心,言簡意賅,堪稱東漢歷史的名言佳句,發潛德幽輝,照耀今古,足為圭臬。
不可否認,凡拋棄糟糠之妻於不顧的男人,每有現世報。所謂「棄人者人恆棄之」、「苟人者人恆苟之」。至於來世報,貪圖情慾男女將分別受地獄「鐵床銅柱」之懲罰。《楞嚴經》云「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者為根本。」其中以邪淫果報最為嚴重。凡現代陳世美能不想到因緣果報而膽顫心驚,引以為戒?
因此,天下男子,應有擔當,一旦飛黃騰達,不只是「糟糠之妻不下堂」,進而多做公益,多行善舉。同時現代女子,厚德持家,能胼手胝足,自己若事業飛黃騰達,「糟糠之夫不下堂」,畢竟百年修得共枕眠。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眷屬都是有情人;相知相守,白首偕老,花好月圓,綻放夫妻的正能量,照亮彼此,更照亮溫暖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