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寶福
記得我國小時,看到排球隊在球場練球的英姿,就很想成為其中的一員。只要有時間,就會拿一顆球對著牆壁練習,後來球技逐漸成熟,開始組隊比賽,更確定打排球將成為陪伴我一生的運動。儘管我已經四十八歲了,每個假日,時間一到,雙腳便不聽使喚地往球場走去。
排球是隔網的紳士運動,不會有激烈的肢體碰撞,只要球不落地,比賽就不會結束。我在學校教書的這二十多年,只要有空就會帶學生打排球,學生們一開始連發球都過不了網,接發球零零落落,我總是戲稱,學生撿球的運動量遠比在場上打球所消耗的熱量還要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排球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愈來愈長,學生們甚至連高難度的跳躍發球都學會了,放學時間,當別班學生聚集在玄關打手遊,我們班則是聚在球場打排球。
愛因斯坦說過:「所謂的教育,就是在你畢業多年之後,還留在心裡的東西。」我早已忘記國中地理課背誦的長江經過中國哪幾省?但我還記得和國中同學在球場的畫面,沒有齟齬、利益和衝突,只有汗水、歡笑和鼓勵,從學生身上我彷彿看到了過去的我。希望學生們能持續喜歡排球運動,人生跟排球沒什麼兩樣,不要低頭,我們永遠要往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