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共20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發布5000多字的會議公報,定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但外界多評價公報僅有宏觀論述,「充斥口號」卻未提及具體的經濟措施。港媒《星島日報》刊文分析指出,公報罕見花了幾段布置當前工作,顯示高層對當前經濟的問題和風險是有認識的,預料會再推出一些刺激經濟措施。
《星島日報》「中國觀察」欄目文章指出,18屆三中全會曾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讓外界充滿憧憬,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卻未感受到「市場主導」。文章引述知名經濟學者鄭永年在會議前夕受訪指出,「當下面臨的挑戰,一個是發展不足,一個是監管過度,有的地方甚至是控制過度」。
文章續指,20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延續20大基調,會議公報也有專門一段論述國家安全,提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文章點出,這意味著要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地方政府如何拿捏,考驗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