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最新統計,111學年教師甄試40歲至59歲的資深考生有1.8萬人,但平均錄取率僅約6%,60歲以上仍有227人報考。資深校長坦言,對學校而言,要錄取超過50歲的大齡老師需要勇氣。不過,大齡代理教師轉正的優勢是「即戰力」,可能激起「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1學年全國聯甄、各縣市公立高中以下學校聯甄的數據顯示,整體平均錄取率14.97%,22歲至29歲正式教師錄取率21.85%最高,30至34歲14.68%次之,35至39歲11.14%。
年過40後的錄取率呈現下降趨勢,40歲至44歲正式教師錄取率約10%,45歲至49歲正式教師錄取率約8%,50至54歲錄取率5%,55歲至59歲僅剩3%。
宜蘭縣龍潭國小校長廖世凱表示,,大齡代理教師藉著多年教學經驗,早已練就教育現場身為老師的能力,因此只要機會轉正,根本無需再接受菜鳥期的磨練,基本上就是學校的即戰力。
對學校而言,有即戰力的大齡代理教師注入學校教師人力,對教學能力與親師溝通上都能無縫接軌,更甚者也能激起鯰魚效應(遇強則強),形成校園文化正向的力量與氛圍。
每一個大齡老師錄取正式教職的故事,都是一首感動人心詩篇。擔任代理教師期間,不少人幾乎每年扛下行政工作。從代理到正式,大齡師的堅持令人動容,也如同資深老師說的:「別讓年齡界定你」、「永遠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