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113學年分科測驗昨登場,被視為是理組指標性科目數甲,台北市教師解題團評析,今年考題難度平均分配,中間偏易,考題閱讀量較往年少、快速切入問題核心,可望是近3年解題時間最短的數甲試題,對學生而言應非常「親切」。
中正高中教師林榮福表示,今年數甲試題相對簡單,難易分量大致相等,較難的題目集中多選題,混合及非選題則不難,多半是希望鼓勵學生看完題目、了解後願意動筆,避免學生看到手寫題就先放棄。
數學補教老師解創智指出,今年是新課綱實施3年來數甲考科最平易的1年,預估五標大幅往上,約為頂標48級分、前標41級分、均標30級分、後標20級分、底標15級分。
生物科部分,台北市教師認為試題難易適中,鑑別度中偏高。今年將寶林茶室中毒案入題,還有提到男性睪固酮、青蛙解剖實驗、人猿人類的尾巴基因等,都是歷屆較少出現的內容。補教估五標為53、47、37、28、22。
台中一中林姓考生認為,今年生物考題簡單,很多題一眼就能看出答案,不過其中基因切割題出題故意複雜化,若沒有讀得夠熟,易被題目帶偏,甚至誤判。
今年化學科屬「難易適中」、較去年簡單,課綱中的化學實驗雖未直白出題,但實則隱含在試題內,且部分試題難度高,要求考生運用多個概念才能迎刃而解,可謂「出得漂亮」。得勝者文教預估今年化學科五標分別為50、43、30、19、14。
建國中學教師趙君傑表示,今年考題跨章節概念多,計算題數則適中,但如第8、13題還需要耐心計算;試題考驗學生推理分析能力,無過度強調背誦的試題。
物理科試題「中間偏難」,其中21題認識電磁波實驗題組,則是新課綱實驗題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但觀念考偏振,則是高中課綱較少著墨的內容。今年整體計算量較去年多,6成試題都需動筆算。得勝者文教預估,物理五標分別為49、43、31、20、15,其中頂標、前標和均標。
建國中學物理科教師賴奕帆指出,今年高三選修分數配重占比較高,文字敘述量合理但計算量則偏多,約14題、6成試題需要計算,連教師嘗試作答都感受到壓力。
違規統計 未帶有效證件最多
大考中心統計,昨日違規大宗仍為未攜帶應試有效證件31件、手機未關機8件、結束鈴聲響起仍逾時作答5件,另有零星違規如撕毀試題本與答案卷,未交卷便逕自離場等,大考中心未斷言扣分標準,但上述樣態都將提報至考試委員會審議後裁決。
大考中心表示,因天氣炎熱,有8名考生於應試時喝水,依規定恐被扣1級分;有1名考生跑錯試場,隨後雖返回正確試場應考,但依規定恐被扣6級分,會依規定將違規案提報至考試委員會審議後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