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環境部昨天召開《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等3項子法草案研商會議。環團質疑優惠設計,削弱碳費價格的警訊作用,淪為折扣拍賣。環境部回應,是為鼓勵自主減量,將研議讓業者願擴大自主減量機制,擬8月底公告。
環團強調,碳費應從500元起徵,若碳費審議會訂出100元的優惠費率,再打2折,等於高汙染產業排放1噸只需付20元,比1瓶礦泉水還便宜。
產業代表則是認為,適用優惠費率的標準過於嚴苛,反而讓企業失去加大減碳的誘因,建議燃料標竿值再放寬。
鋼鐵公會希望放寬先期專案碳抵換的限制,讓高碳洩露風險事業也能適用。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強調,碳費開徵的目的是促進產業減量,不是為了收錢,若企業未減至指定目標,就會回歸一般費率。至於環團提出碳洩漏風險係數值應有退場機制。他說,還需再討論。環境部希望三項子法能如期在八月底完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