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歷史》事後聖人

柏楊 |2008.07.04
554觀看次
字級

二二○年,魏王曹丕抵達譙縣(安徽省亳州市,曹丕故鄉),在東郊盛大賞賜六軍,並宴請父老,設置雜耍、樂隊,以及各種節目助興,官員和人民都來向曹丕祝賀,從早到晚,聯歡而散。

孫盛曰:「子女為父母守三年之喪,上自天子,下到平民,一律遵從,即令是三代(夏商周)王朝的末期,戰國時代七雄(韓、趙、燕、魏、齊、楚、秦)的亂世,也沒有人敢在父母剛死了之後十天半月,「反哭」(送葬後回祭廟再作最後一次哀哭)之日的當天,就脫掉喪服、丟掉喪杖!

到了劉恒(西漢王朝五任帝),變更古代制度,人道和綱紀,全部敗壞;道德本來已比當年低落,風俗本來已比古代頹廢,曹丕既然繼承兩漢王朝制度,接受兩漢王朝禮儀,處於沉重的哀痛之中,卻設宴享樂。

身為繼承大業的第一代,即行墜毀王化的基礎。等到接受東漢王朝皇帝的禪讓,更公開收納東漢王朝皇帝的兩個女兒。所以我們就知道王朝不會太久,政權一定短促。」



孫盛的評論,跟辛憲英女士的評論一樣,都是事後聖人。曹丕既繼承兩漢王朝制度,劉恒制訂而又被後人遵守的制度,難道不是兩漢王朝制度,而是唐王朝制度?從曹丕不守三年之喪,便可看出王朝不久,政權短促;那麼,從劉恒不守三年之喪,又看出什麼?

我們不贊成曹丕在老爹死後,不過半年,便大肆荒唐;但也不贊成任何扭曲的對歷史事件的評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