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我們拿到的藥品,有完整「藥廠原廠包裝與說明書」嗎?
如果拿到的藥,並不是有完整藥廠原包裝的整盒或整排藥物,而是經過藥師拆解分裝、甚至磨粉、切半的藥物。就算再厲害的病人,看到白白的藥粉或混成一包各種藥丸,恐怕也無從再次核對。
因此,如何讓病患能夠拿到有完整包裝的藥品,成為進一步協助確保用藥安全的關鍵;而這種給藥方式叫做「原包裝給藥」。
「原包裝給藥」是指病患拿到的藥,是有原廠包裝外盒、說明書的排裝或罐裝藥品,而不是經過分裝的散藥。這制度在歐洲已實行多年,各國也繼續不斷思考,如何設計讓病人看得懂的說明書、外盒的字體如何更清楚明顯,研究將孕婦或小孩禁用、服藥後不宜駕車等重要的警語,畫成各種警告的圖形增進病人的理解,這些種種措施,對提升用藥安全與民眾用藥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分裝藥品 風險增高
藥物生產製造時,都要求在無菌的密閉廠房生產,經過檢驗合格後,再密封包裝,並希望在交給病人使用前,都能保持適當完整的包裝,以確保藥效、減少汙染。
但是,如果過程中,經過藥師在醫療院所或藥局內重新分裝,不僅破壞原有保存條件,加上任何藥局都不可能像藥廠一樣,有高規格的無菌、控制溫溼度的環境,難免破壞藥物品質。有的藥師邊調劑還要邊發藥,或用同一台機器連續分裝各種不同病人的藥物,過程很容易混雜、汙染或出錯。因此,盡量採用原包裝給藥,才能減少這些錯誤。
領藥安全 藥有品質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有沒有拿到原包裝藥品,對用藥安全與品質真的差很大!
我們也提供以下撇步,供大眾參考:1.領藥或買藥時,盡量選擇原包裝的藥品。2.如拿到分裝、散裝藥品或眼藥等,應請藥師另外標示開封後的保存期限,並索取一份藥品說明書。大家也應該勇敢建議他們能改成原包裝給藥;或優先選擇免費提供此服務的藥局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