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好碗盤再浸泡溫水 避免清潔劑殘留傷身

 |2024.07.04
794觀看次
字級
使用洗碗刷或菜瓜布,可幫助去除頑固的洗碗精殘留物。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當碗盤杯子髒了、油了,我們通常都會用洗碗精清洗,因為可以洗乾淨。但你有沒有想過,用洗碗精清洗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如果沒有徹底將洗碗精沖乾淨,是否會影響健康?對此,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許多添加劑和化學物質,都可能破壞這些組織屏障的功能;他傳授避免洗碗精殘留的8種方法,讓身體遠離疾病維護健康。

人體的腸胃道內層,覆蓋著一層由上皮細胞緊密排列而成的屏障,它負責控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內部環境。這層屏障就像我們身體的防護罩,阻擋有害物質的入侵。

化學物質 恐破壞腸道組織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許多添加劑和化學物質,都可能破壞這些組織屏障的功能。一旦這些屏障出現缺陷,就可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食物過敏、腸胃發炎、糖尿病、肝硬化、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等。

鄭泓志分享一篇瑞士蘇黎世大學附屬機構「瑞士過敏與哮喘研究所」的一篇研究,關於洗碗機裡的洗滌劑化學物,如果沒有清潔乾淨,對腸胃道上皮組織會有什麼影響。研究指出,乙醇乙氧基酸酯(alcohol ethoxylates)是引起強烈毒性反應和破壞腸胃道上皮組織屏障的主要化學物質。如果殘留在餐具上被吃進身體裡,可能會危及腸胃道健康。

為了模擬餐具上可能殘留的洗碗精濃度,研究人員對乙醇乙氧基酸酯這種化學物質進行了稀釋測試,稀釋度從1:10000到1:40000不等。

在模擬高劑量的化學物質下,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直接破壞腸胃道中的表皮細胞組織,而低劑量下則使腸道上皮細胞屏障崩解,導致身體一系列的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到,一旦上皮細胞受損,身體就會啟動發炎反應的相關基因表現和細胞內部訊號傳遞,引發大規模的細胞死亡程序。

多次沖洗 選用環保洗碗精 

這說明即使是微量殘留的洗滌劑化學物質,也有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誘發發炎反應和細胞大量死亡。

因此,建議在洗碗時做到以下8點,即可完全去除洗碗精殘留。

1.多次沖洗:在洗碗後,應反覆用清水沖洗數次,確保將所有洗碗精的泡沫和殘留物都完全沖掉。

2.使用洗碗刷或菜瓜布:可以使用軟毛刷、海綿或菜瓜布幫助去除頑固的洗碗精殘留物,刷洗時稍微用力一些。

3.浸泡溫水:把洗好的碗盤浸入溫水中約5∼10分鐘,溫水有助於溶解和去除殘留的洗碗精。

4.檢查有無殘留氣味:碗盤晾乾後,可以靠近嗅一嗅,如果有洗碗精的化學味道,表示還有殘留物需要重新清洗。

5.選用環保洗碗精:市面上有環保型、無磷無毒的洗碗精產品,殘留量較低。

6.增加清洗循環:若使用洗碗機洗滌餐具,可在最後一個循環後,再多加一個清洗循環,徹底沖淨殘留物。

7.最後人工清洗:洗碗機清洗後,再用清水人工清洗一次,確保殘留物全部清除。

8.定期清洗洗碗機:洗碗機內也可能累積殘留物,定期使用專用清潔劑徹底清洗。

洗碗精對腸胃道健康的危害看似微不足道,但長期積累的影響卻難以忽視。平日應養成細心謹慎的習慣,徹底清除碗盤上的洗碗精殘留,維護身體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