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周記】真誠溝通

文/張孜寧 |2024.07.02
270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孜寧

身為一名「為體制內孩子撐出更多成長空間」的家長,我常需要跟老師們溝通,希望在孩子「個人特質」及社會「主流價值」中,找到更多順利磨合的可能性。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家長,尤其是「特殊生」家長,不斷嘗試的事。與那些更容易被誤會是縱容孩子、任性教養的特教家長相比,我與老師的溝通過程已算是順暢且幸運了!我身邊即有一位常被老師點名「不守規矩」的孩子,其家長為了不造成校方管理困擾,遂勉強讓孩子服用改善注意力不足的藥物,減少孩子在課堂上發出聲音的次數;即使如此,家長仍常接到老師的抱怨電話,指責自己的孩子不專心、干擾大家上課。

前幾天又接到這位特教家長私訊求援,表明自己已經不知該如何跟老師溝通。他覺得孩子非常努力在改善自己的同時,卻沒有獲得友善的回報,讓親子都倍感沮喪。我確實能夠理解這種反覆努力又不見成效的無力感,尤其面對堅持並擴大自我價值觀的掌權者,要從中掙扎鑽出生存空間真的很磨人心智。這位家長問我,後來是怎麼走出這種徒勞的溝通循環,我回答:「真誠」。

記得我以前開店時,有位朋友說我根本不會做生意,若有一絲成功的可能,那便是來自於我的「真誠」。

這個真誠的概念來自一本書《真誠,獲利不請自來》──是一位成功企業家在一間修道院中悟出的道理;修士們所製作的農產加工品,沒有廣告、沒有商標,卻能年年賣出驚人銷售數字,企業家觀察到修士們獲利的關鍵因素只來自於他們不斷追尋真誠,而利益只是在這追尋的過程中,隨之而來的附帶好處,是故該企業家堅信「真誠」才能打造更為卓越的管理,進而不知不覺地贏得豐厚利益。

在我的實際經驗中,「以誠待人,不玩弄談判溝通技巧」是最簡單也輕鬆的作法,甚至不存在「善意謊言」。當我專注在自己身上,傳達本意,也本著相信並肯定對方善意的前提下,通常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前進,有時雖然事不如己願,但也不致造成溝通停滯,甚至兩敗俱傷。

我得承認,這是需要擁有相信「人性善良本質」的信念才能做到的溝通方式,但若願意先放下那些人際關係專家傳授的溝通技巧,單純、如實地表達自我,會發現那些權威面具下的老師或行政人員,也有一個善良的靈魂,此時的溝通就像輕鬆打乒乓球,無須費力地花俏殺球,就能享受一來一往對打樂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